本文由雷达财经 *** |李羿慧编辑|深海
7月13日,绿地控股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29亿元,同比增长34.74%;利润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2.67%。
绿地控股在业绩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同步减少负债,取得了超预期的业绩。公司自去年推进去杠杆计划以来,累计有息负债高点下降超过1011亿元;净负债率从高点下降了62%。截至6月底,有息负债总额比今年年初又下降了347亿元。
同时,绿地香港(0337。绿地控股子公司HK)也将于近日使用自有资金按期支付3亿美元债券。在过去两年中,绿地香港在保持良好的经营性现金流和较低的净负债率的同时,已偿还了7亿美元的海外债券。与高峰期相比,绿地在香港的海外债券余额已下降17.3亿美元,业务在去杠杆的同时稳步发展。2020年末,公司的净有息负债率为49%,现金短债比为1.3,平均融资成本仅为5.5%。
绿地控股董事长兼总裁张玉良表示,上半年,公司围绕“减债、稳发展、促转型、强管理”主线,整体实现了“一增一减、三提升”的“半年奖金”成绩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开发质量的不断提升,也让绿地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6月29日,中国程心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后续评级报告中维持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诚信肯定了公司在房地产市场的领先地位,建筑领域突出的规模优势和畅通的融资渠道为其整体信用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74%
今年以来,在“住不炒”的导向下,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完善,房价过快上涨得到控制,商品房销售增速有所回落。
在此背景下,恒强这一强势标杆房企的发展趋势愈发凸显,营收和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
绿地控股就是代表之一。2021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29亿元,同比增长34.74%;利润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2.67%,营收净利润翻番;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21%。
良好的业绩背后,离不开公司管理层精准的政策和高效的执行力。据了解,上半年,绿地控股房地产行业积极响应调控,狠抓销售去化、回笼现金和交付供应,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和质量效益的稳步提升。工业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
业绩快报显示,绿地控股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1640.74亿元,同比增长23.3%,销售面积129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4%;同时,收藏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催收金额达1466亿元,同比增长17%,催收率89%。
房地产业务中,上半年住宅销售金额1168亿元,同比增长25%,占比71%,销售结构不断优化。
在基础设施方面,绿地大力调整业务结构,提升综合实力。上半年新增项目3740个,新签合同总额3836.98亿元,同比增长43.57%;中标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2个,其中100亿元项目2个,50亿元项目2个。
在“两集中”供地新政影响下,各地土地出让节奏被打乱,土地成交溢价率依然较高。为了获得优质项目,绿地控股改变拿地方式,以预商业化、低成本高利润、现金流回收快等更高标准撬动资源合作。
公告显示,绿地上半年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34个,土地面积322.64万平方米;土地款合计339亿元,货物总值约1000亿元。按建筑面积计算,新增用地80%为住宅项目,工业协同项目建筑面积约占60%。
近年来,绿地布局不断优化,显著增加了一二线核心城市和高能耗地区的投资比例。按货值计算,公司上半年新增土地中,超过50%位于一二线城市。7月12日,绿地与保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城市综合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城市更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长三角未来重点发展区域,如上海。
另一方面,绿地控股在积极拓展项目的同时,也注重交付和供应保障,持续推进工程化生产。
公告显示,上半年,中国绿地新开工面积984万平方米,竣工备案1037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210万平方米;海外业务启动轻资产转型,推动了澳大利亚悉尼绿色中心项目的竣工交付,以及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地项目的大规模交易。预计累计支付总额将超过80亿元人民币。
有息负债再降347亿元,两条红线年内转“绿”
2020年三条红线和贷款集中政策出台后,踩红线的房企开始严控负债规模,多方向、多路径降杠杆。如今“三条红线”政策即将放开一年,绿地负减结果如何?
“上半年,绿地控股取得了‘一增一减三提升’的‘半年红’成绩单。”张玉良说,之一个增长是主要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长。一是减债取得阶段性成效,包括现金短期负债率提前达标、变绿;净负债率逐渐下降,会尽快达标翻绿。三是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从经营数据来看,绿地控股上半年的减债力度超出预期。截至6月底,其有息负债总额较年初减少347亿元,累计高点下降1000多亿元,净负债率较高点下降62%,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也继续下降。
债务规模大幅缩减,得益于公司还款的增加。报告期内,绿地控股按期偿还境内外公开资本市场到期债务本息共计近200亿元,约4.72亿美元,回购美元债券共计6000多万美元。
早在今年2月底,绿地“三年三步去杠杆”计划就提前达标,短期现金负债比超过1。“一条红线”提前达标,比原计划提前了四分之一以上。
业内普遍预计,按照绿地的减债效率,三季度净负债率指标将可能翻绿。
资金方面,除了销售回款保证强劲的现金流外,公司还抓住时机适时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报道,2021年1月8日,绿地控股完成26亿公司债发行,利率分别为7%和6.5%。
此外,绿地也有望分享公募REITs的盛宴。在5月13日举行的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表示公司在新加坡的REITs项目已于年初获批,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首批拟置入资产包的4家酒店,总价值超过30亿元。
高质量发展受到评级机构的称赞
在调控升级的大背景下,能做到“半年红”的成绩单实属不易,但绿地并不满足于此。张玉良认为,下半年仍有许多机会和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仍处于深度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市场总量仍保持较大规模。在严厉调控的环境下,部分地区的市场空依然较大。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补短板、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市场空仍然较大。
最后,绿地控股形成了相对多元化的产业布局,综合性和平衡性强,回旋余地大,产业协同性明显。
这些多元化的业务可以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重要的补充。如绿地投资的东航物流项目上半年成功上市,与花样年合作的一项物业资产重组实现投资收益超12亿元。
此外,公司在上海落地首个绿地佑康医疗健康综合体项目,在海南建设全国更大的进口蛋白产品集散地,推动10个酒店轻资产管理新项目签约。子行牵头的联合体成功拿下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等等。
公司的一系列措施和成绩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众信在6月29日发布的跟踪评级报告中称,绿地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在开发规模、年合同销售金额、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居行业之一。其全国性的区域布局和多元化的产品类型有效抵御了区域风险和政策风险,市场地位突出。
该机构表示,绿地集团在建筑领域的规模优势逐渐凸显。跟踪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大型基建板块发展,通过搭建产业平台、投资入股等方式,快速扩大基建板块业务规模。,逐步形成了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的发展格局,项目承接能力和规模优势逐步凸显。
“公司银企关系很好。此外,作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股东连同在HKEx上市的控股子公司,也可以对其资本市场融资进行很好的补充。”诚信就是绿地集团融资渠道畅通。
天空调查显示,绿地集团由上市公司绿地控股100%控股。
因此,中国程心国际维持绿地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维持“21绿地01”和“21绿地02”的债务信用等级为AAA。
注:本文由雷达财经(ID: leidacj)原创。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