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全诗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一幅对联,不是古诗。
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这两句是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大明湖,山东省济南市区湖泊、济南三大历史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旧城区北部,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湖水经泺水河注入小清河。湖水面积46公顷,水深平均2~3米。
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以后的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
解放后,于1957年正式辟建成公园,几经修缮美化,成为济南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前面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扩展资料:
出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是由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剧作家老舍创作于1931年的一篇散文,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描述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的散文,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创作的文章,文章一经发表即引起强烈轰动,成为老舍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作品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内容介绍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明了了地点,节令。告诉读者,它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因此他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老舍先生还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文章现已选入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书第16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书第12课,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鄂教版初二下册语文书第12课。
一城青山半城湖下一句
上联:一城青山半城湖,十里樱花百里香上联:一城青山半城湖下联:九里秀色一里亭。为什么说济南是一城青山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舞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青山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前面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一城山色半城柳诗词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提问者恐怕是记忆有误,出现了忘掉上半句,记错了下半句吧。这两句是出自清代刘凤诰的一副对联,所描写的就是济南城大明湖的景色。
大明湖的四周都有荷花,三面都有柳树;一个城池的景色一半都映照在湖中。半城湖就是大明湖,它的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将济南风光描写地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幅对联的作者就是“江西才子”的刘凤诰。乾隆皇帝很赏识他,称他为“江西大器”。
大明湖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济水注》中便有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经过历代整治,植荷栽柳,到了清代就已经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1958年将大明湖一带正式辟建为大明湖公园,之后这个地方就成为了济南著名的风景区。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里
清刘凤诰(gao)题山东济南大明湖沧浪亭的对联。
“一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正确写法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清·刘凤诰在山东济南大明湖沧浪亭题写的对联。意思是: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一城山色:千佛山在城南,为附近更高的山,全城人都能看到它苍翠的山色。半城湖:大明湖在城的北部,周约八里多,所以说它占了“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