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不屈不饶的故事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兰。
贝多芬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父亲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
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
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
可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这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奇丽爱太?吉却笛,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失去心爱之人的贝多芬他写下遗书。
接下来的日子里,贝多芬把更多的热情投注在音乐世界里,最终也是音乐让贝多芬从灰暗中走了出来。
1803年,他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歇后语乞儿仔唱歌穷开心的故事
歇后语“乞儿仔唱歌穷开心”是一句汉语俚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贫穷困苦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乐观、开心的心态。下面是一个与此相关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小明的乞儿。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他只能靠乞讨为生。尽管如此,小明并不自怨自艾,他总是努力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有一天,小明在市集中捡到了一把破旧的小提琴。虽然他对音乐一无所知,但他觉得可以用这把小提琴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于是,他开始尝试自学拉小提琴。
起初,小明的琴技非常糟糕,发出的声音令人难以忍受。附近的邻居们都非常反感,认为他不应该再拉了。然而,小明并没有放弃,他每天坚持练习,无论多么辛苦,都会微笑着坚持下去。
日复一日,小明的琴技逐渐提高。当他再次拿起小提琴时,声音变得悠扬动听。邻居们开始欣赏他的音乐,甚至有时还会邀请他到家里弹奏。
渐渐地,小明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城市。人们纷纷被他的乐观精神和音乐才华所打动。有些人开始捐款资助他,使他能够进入音乐学院学习。小明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提琴家。
尽管小明曾经过着贫穷的生活,但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再艰难,我们仍然可以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手提琴是什么乐器
过去人们把小提琴叫着手提琴,细想一下也有道理,手提着,手托着,的确是一个与手紧密相连的乐器。过去我们国家贫穷,人们对西洋乐曲知之甚少,更是见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听广播,对于那些交响乐完全不认为是人演奏出来的,感觉就是天上下来的音乐,因为那时不知道有大几十人的交响乐团。更是不了解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