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森悖论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RobertTriffin,1911—1993)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无疑存在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总有一天会崩溃。这个观点被称为“特里芬悖论”或“特里芬难题”(TriffinDilemma)。其要点如下:在黄金-美元固定汇率制度下,美国的外汇收支不平衡是各国储备资产流动性的来源;若美国实现了收支平衡,各国储备资产流动性将下降,从而降低整个世界经济活动的水平。
但若维持收支不平衡,将令美元不断贬值,降低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
这种固有的不稳定性,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
克洛芬悖论
“特里芬悖论”,也可以说是特里芬难题,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1960年什么问题提出的特里芬难题
196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稳定性提出的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特里芬难题”:美元应大量发行以满足国际结算和储备需要,同时美元应减少发行以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而美元在信心和实力之间不可兼得,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稳定性。
特里芬难题具体怎么理解
特里芬难题是一个考察智力的经典问题,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特里芬难题的具体内容是:有三个男孩——特里、弗雷德和贝尔,这三个男孩中只有一个会说真话,另外两个男孩则总是说谎。如果你问他们“你是不是会说真话?”,他们会怎么回答呢?通过思考特里芬难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