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李商隐古诗讲解
李商隐《登乐游原》古诗讲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登乐游原 白居易
《登乐游园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从登乐游园所望见的“宫阙”、奔走于十二街的“车马”及“南北路”上的“高盖车”着笔,极巧妙地把小人得志,志士沉沦的事实融于景色之中。全诗充盈着抑郁不平之气,表达了诗人内心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作品原文:
登乐游园望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译文:
独自爬上乐游原顶,落日的余光带来黄昏。
东北为什么一片昏暗,金阙琳宫都埋入烟云!
爱在这高旷的地方站立,好像逃出了污浊的气氛;
耳目暂时清爽明朗,心胸仍然郁郁闷闷。
下望长安的十二条大街,绿树中间飘起红尘。
徒然看见满街的车马,看不见心中亲爱的人们。
孔生埋在荒凉的北邙,元九贬到僻远的荆门。
可惜那南北纵横的大路,稳坐高车的都是何人?
白居易登乐游原赏析
白居易的《登乐游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咏怀诗。他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消逝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乐游原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深忧虑。诗人通过对乐游原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在诗中,他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总的来说,白居易的《登乐游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通过对乐游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作者: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登乐游原古诗
登乐游原
李商隐〔唐代〕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登乐游原古诗解释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前两句表明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并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后两句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含义十分深刻,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