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肝病复发率更高的季节。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秋属金,肝属木。因为金克木,此时肝病复发率更高。秋季养肝刻不容缓。
本期《大医草堂》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孙凤霞为您讲解如何寻找慢性肝病的线索!
中医认为,肝气失调或心情不好时,容易气滞。而肝病患者的肝气本来就不足,秋季不注意调节情绪,就容易加重病情。如何利用饮食保护肝脏?下面给大家做几个饭。
紫菜南瓜汤
[疏肝解闷]
【原料】:老南瓜100g,紫菜10g,虾皮18g,鸡蛋1个,酱油适量,猪油适量,黄酒适量,醋适量,味精适量,香油适量。
[练习] :
1.紫菜泡发,洗净,鸡蛋打入碗中拌匀。虾皮用黄酒浸泡,南瓜去皮去瓤,洗净切块。
2.锅置火上,倒入猪油,烧热,炒锅放点酱油,加水,放入虾皮和南瓜块,煮30分钟左右,再放入紫菜。
3.10分钟后,将搅拌好的鸡蛋倒入锅中,加入食材,拌匀。
[功效] :保肝、补肾、强身健体。
[注]: 此汤有行气作用。有黄疸、吐血或呕血等症状的患者不宜再喝此汤,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麦冬
[护肝补肾]
【原料】:鸡蛋34个,枸杞子30g,麦冬10g,瘦猪肉30g,熟花生30g。
[练习]:
1.麦冬浸泡煮熟,切成小块,瘦肉洗净,切成肉丁。
2.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量盐,拌匀,隔水蒸熟,冷却后切成鸡蛋丁。
3.锅里放适量油,大火加热,放入肉丁炒熟,再放入一些鸡蛋丁、枸杞、麦冬、花生,翻炒均匀,放入适量调料。
[功效]: 滋阴补血,补肾,护肝强身。
[注意]: 患者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加减材料。如果患者有高血脂、胆固醇等问题,为了不影响口感,可以去掉12个蛋黄。
以上两种护肝减肥法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肝脏是一个无声的器官,它没有痛觉神经。
对于我们来说,仅仅通过食补来保护肝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平时如何从身体上做出一些细微的变化,对慢性肝病有一定的预测!
面部变化需要警惕
慢性肝病是什么嘴脸?
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由于色素代谢紊乱,会出现面色暗沉。医生称之为肤色暗沉,与日常生活中的棕褐色不同。
中西医对肝的不同解读
西医的肝是一个解剖学概念,位于人体的右上腹,具有解毒、合成、代谢的功能。
中医的肝是一个与其他肝相互作用的功能活动系统。它的唯一作用是疏通和储存血液。
我们经常听到的肝血不足、肝气郁结等等,只是中医的症状,并不属于西医肝病的范畴。
从舌头看肝脏
慢性肝炎患者可以通过舌头看出一些端倪。中医说,“内事必外作。”舌象可以反映很多疾病的特征。
舌头因充血而发紫
通常在慢性肝病晚期,如肝硬化,整个舌体发紫,充血较重。
表面光滑无舌苔,有一些裂纹
通常阴虚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会有这种舌象。
舌苔黄
通常是急性肝炎的表现,如急性甲肝、戊肝等。这种黄而厚的苔,在中医中焦湿热时,就会出现在舌上。
注意
肝病患者会有相应的舌象特征,并不意味着出现这样的舌象特征就一定是肝炎。
【擅长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肝病。
看手掌和皮肤就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
肝棕榈
当肝功能出现问题时,手掌的鱼际会出现明显的红点,医学上称之为肝掌。
蜘蛛痣
颈部、胸部或面部皮肤出现类似蜘蛛的红色斑点,医学上称为蜘蛛痣。
容易被忽视的肝损伤因素
肝脏不仅是一个无声的器官,也是一个敏感的器官。很多因素都容易造成肝损伤,比如酒精、肥胖、过度劳累等等。
还有一个因素会被大家忽略:毒品。药物性肝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患者。
老人因为各种慢性病,经常大量服药。药物基本在肝脏代谢,所以有可能增加肝脏的负担。
从上面我们知道了慢性肝病的一些症状,那么当我们的肝脏出现问题的时候,如何保护肝脏,使其正常运行呢?
日常生活中如何护肝?
1.戒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暴饮暴食;
2.作息规律,尽量在11点至3点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3.多吃对肝脏有好处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和这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事实上,不仅慢性肝病不容易被我们发现,很多疾病也隐藏在身体的一些角落,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明天上午10点看下期
下一期《大医百草堂》将邀请国内知名康复专家王教授,听他讲述如何让《轮椅上的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