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企业税务筹划(企业税务筹划16招!)
现在每个行业的竞争都很激烈,每个老板都想降低自己企业的成本,让企业更赚钱。企业主想要降低成本和费用,还要做好税收筹划。不要让商家多交了不义之税,最后减少了商家的利润,这就需要会计方面的财务专家了。
企业合理避税不是逃税。会计要用好这16种方法,做足税务筹划!因此,许多企业的老板要求他们的会计师将税务规划和公司税务风险放在首位。
前几天税政一线和后台也收到了很多会计朋友关于税收筹划的留言。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一个
什么是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和避税逃税有什么区别?
税收筹划又称“合理节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允许范围内,通过事先对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尽可能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实现节税经济效益的更大化。
偷税与逃税本质相同,是指纳税人采取虚报、瞒报、伪造等非法欺诈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偷税行为。
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特例或其他缺陷,以非违法手段减少应纳税额的行为。这是纳税人通过表面上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实际上违背立法本意,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非违法形式。
国家对逃税有明确的处罚,具体如下:1.偷逃税款数额较大,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4.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书后,缴纳应纳税款和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因偷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五年内受到税务机关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5.税务、海关、银行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该犯相互勾结,构成本罪共犯的,从重处罚。
6.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书后,缴纳应纳税款和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因偷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五年内受到税务机关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所以严格来说,避税、逃税是违法的,国家允许的只有税收筹划。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到朋友圈。
2
企业税收筹划应该怎么做?
合理避税≠偷税漏税的企业,会计人员要利用好这六项政策,做好足够的税务筹划!
1.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 *** 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金融机构应留存相关免税证明材料备查,对符合免税条件的 *** 利息收入进行单独核算,并按现行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未单独核算的,不得免征增值税。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销售额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额以及劳务和无形资产销售额。月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超过3万元(每季度9万元)、月销售劳务和无形资产不超过3万元(每季度9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可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优惠政策。
3.自2016年2月1日起,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当期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缴费义务人,扩大到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的缴费义务人。
4.自2017年4月1日起,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免征范围。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职工总数20人(含)以下的小微企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调整为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调整免征范围后,工商登记注册不满3年、从业人员30人及以下的企业,可在剩余期限内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5.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减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6.自今年9月1日起至2020年底,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由1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额度占不低于80%,其中支持单笔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业主经营贷款的担保额度占不低于50%。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到朋友圈。
三
个人所得税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避税≠偷税漏税,会计师善用这10种方法做足税务筹划!
1.差旅补助(差旅补助200元,餐补200元)。将对“工资、薪金”合并所得的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出差产生,不征税。标准由当地税务机关规定。
2.对离职员工有税收优惠法,员工领取的遣散费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免征个税;
3.通信费:
因工作需要由单位为个人承担的办公通讯费用全额或限额报销的,暂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征收个人所得税,凭法律文书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
单位承担的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或其他形式支付的,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4.员工夏季防暑降温饮料费
报销的形式可以免税,税要和工资一起交。
5.发票抵销(不建议用于虚假费用)
6.分期拿一大笔收入。
某高校教师在企业做 *** 项目。项目完成后,他仅获得3万元的劳动报酬。如果他一次性申报纳税,那么
应纳税收入额
30000-30000×20%=24000元
纳税义务
2000× 20 %× (1+0.5)-2000 = 5200元
而如果和企业协商,在两个月内分两次缴纳,则每次应纳税额=(15000-15000×20%)×20% = 2400元,合计应纳税额4800元。两者相比,省了400元。
税务师点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比例税率为20%。但是,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万~ 5万元的,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税额增加50%,超过5万元的,增加10%。这样算下来,速算扣除2000就是老师的应纳税额。劳务报酬所得按次数计税。
可见,如果纳税人能够多次取得该项所得,分享该项所得,增加扣除次数,就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式支出。
7.提高福利,降低工资。
Xi高新区某公司 *** 高管,拟开出年薪120万元。但在咨询了一家税务师事务所后,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至80万元,同时给高管提供一套现房和一辆车使用。此外,针对公司员工多为技术类员工,且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的特点,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适当提高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缴纳额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粗略估计,该公司高管因此少交了至少40%的税。
专家点评:增加工资收入可以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时,新增工资薪金带来的可支配收入会逐渐减少。因此,应尽量降低名义收入,将个人现金工资转化为必要的福利待遇,既能满足消费需求,又能少交个人所得税。
8.劳动报酬工资化
Xi安一家私企的老板雇人经营自己的私企,他在另一家公司上班,月薪4000元左右。一开始他没有和这家公司签订任何合同,那么作为劳务报酬的4000元的应纳税额=(4000-800)×20% = 640元。但经过协商,如果他与公司建立雇佣关系,作为工资收入的4000元应纳税额=(4000-2000)×10%-25 = 175元,比之前每月节省465元。
9.工资高的月份划分为收入低的次月。
一个公司业务员的平均工资在5000-8000左右,6月份是业务旺季,总共有3万元的高额提成收入。如果把工资的一部分分摊到六个月,他每个月拿12000元,最后一个月拿10000元,那么总的纳税额是6470元。如果正常纳税应该是3万元5620元,加上未来5个月的8000元,每月合计1725元,就是7345元,这样就交了接近1000元的税。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收入非常不稳定的人,叫做削峰填谷。
10.提高三险一金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太高没钱,可以把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更高限额。当然,公司支付的金额也相应增加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多交了社保,退休工资自然也就高了。住房公税会由个人和公司缴纳到个人账户,各地都有提现机制。因此,提高住房公积金是一种较好的规划方法。
四
对会计人员参与税收筹划的几点建议
在很多会计的心目中,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就是税务筹划。
大家都在学习,都在做会计。大家都知道老板最希望的是在赚钱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就需要会计操作和处理符合规定,减少负面。
税收筹划,就是在合法范围内减轻税收压力,避免税收知识盲区,导致企业多缴税款或被税务局罚款。因此,作为一名会计,要达到提高自身能力,帮助企业增加利润的目的,就必须了解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