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国有哪些(太平洋有多少个国家)?
太平洋岛国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有14个独立国家。经过独立后几十年的发展,岛国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面对新形势和岛国发展的客观现实,太平洋岛国应努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原文:聚焦太平洋岛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赵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屿研究中心研究员
图片| ***
首先是与岛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随着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岛国的陆地面积受到侵蚀。岛国陆地面积差异很大,巴布亚新几内亚(46万平方公里)更大,瑙鲁(21平方公里)最小,图瓦卢只有26平方公里。每个岛国都是由几个甚至上百个岛屿组成的。是家园存在的重要保障。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已成为岛国面临的更大威胁。岛国的自然灾害预测、防灾减灾需要中国的技术支持。岛屿国家迫切需要在海平面上升、海啸、风暴潮、海岸侵蚀和海洋酸化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和调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监测和研究海平面变化趋势,是加强与岛国密切联系的重要环节。
二是为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岛国普遍认为海洋是他们的未来。奉行岛国与海洋合一的理念。近年来,岛国还面临着“垃圾带”、非法捕捞等海洋治理问题。马绍尔群岛总统基尔达尔·海恩表示,南太平洋的非法捕鱼活动每年可获利6.6亿美元。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岛国无力应对。在海洋治理方面,中国和岛国可以共同开展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打击IUU捕捞、管理和减少海洋垃圾等活动。在海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共同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珊瑚礁、海草床、海岸沙丘、海岸河口、红树林、珠湖等相关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研究,为岛国蓝色经济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三是合理开发资源,促进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渔业是岛国的独特资源,也是岛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岛国的矿产资源、林业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所罗门群岛等国,其他国家相对匮乏。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等岛国没有淡水资源,大部分岛国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第46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通过的《太平洋计划》旨在促进南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通过太阳能利用、旅游规划开发、农业技术培训等绿色发展项目,促进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让岛国共享世界做出成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大力开展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文化交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改变一些岛内官员和外部观察家对中国的错误认识和理解。整体而言,岛国教育落后,教师资源匮乏,学生流失严重。中国教育部为岛国开展的教育援助项目受到当地 *** 和人民的好评。汤加国王图普六世表示,希望中国向汤加派遣教育援助团。在高等教育方面,通过中国 *** 海洋奖学金和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允许岛国留学生和进修生来华接受高等教育或技能培训。推动中国有能力的大学特别是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通过在岛国设立分校培养岛国学生。
五是建立积极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对接现有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依托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有效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沟通交流,共同应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协商共建项目。通过建立中国-太平洋岛 *** 会高级别对话机制,可以解决分歧,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扩大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在平等交流、合作共赢的框架下,将中国在蓝色经济、海洋治理、海岛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提供给岛国。
当然,岛国仍面临基础设施匮乏、经济发展粗放、水平低下的问题。对于双方在中国岛国的投资项目和合作,必须坚持“本土化”原则,将“岛国时间”与中国模式有效结合,避免用经济利益的“一把尺子”试图打破当地的习俗和观念,用发展成果带动当地族群的改变和进步。一方面,鼓励更多城市与岛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实现经济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发挥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引领作用,扩大与岛国的全方位合作。
在国际上,大国在南太平洋有激烈的竞争,他们还质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受海洋战略和地缘政治影响,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都加强了对岛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连拉美的古巴也在加强与这一地区的联系。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一些岛屿地区组织官员和一些西方政客及媒体发出质疑声音。斐济等南太平洋地区岛国夹在大国之间的“夹缝”里,不想打破平衡。虽然他们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他们不会轻易在公开场合和媒体上发表公开声明。因此,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找准重点,实现共赢。【本文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年项目:从“一带一路”视角看太平洋岛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7-GME-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