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石塘(《万里石塘》海图记录)
中国古代没有“南海四岛”的概念,但有“万里石塘”的概念。最迟在汉代,中国人就把南海的礁石、浅滩命名为“张海岐头”。南宋赵在《诸番志》序中说:“闲读诸番图,有所谓石床(即石塘)与长沙之险,越洋与珠玉之限。”这是南海边界的最早记录。
在古代,海南岛最早被开发并纳入中国版图,因为它靠近大陆,离徐闻只有30里。因此,海南岛一直被视为中国大陆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视为大陆的最南端。海南岛至少在宋代就被划入中国版图。中国最古老的国家地图图和华图,都标明了海南岛,但没有台湾省,更不用说其他岛屿了。
今天的三亚,古崖州,宋代《杨楫郡图经》(三亚)中有记载。不幸的是,这本书已经丢失了。明代也有《崖州物语》,但也失传了。康熙七年(1668年)周知张火石编纂的《亚洲纪事》是有关“天涯海角”最重要的史料。
中国古代的南界,只提东西界,不提南界,北界,北方民族。《元史》和天文记录记载,元朝的边界“东至朝鲜,西至滇池,南至朱雅,北至云朔”。元代的“南过珠崖”,已经超过了明代的“南至琼崖”。
在中国以往的学术著作中,这通常是描述中国古代疆域内南海诸岛历史变迁的方式。
“石塘”已在元代地图上标出。如元四年(1344年)出版的《南台治下三省十路图》中,就把“石塘”圈在了南海。这是目前能看到的中国古代地图中最早描绘“石塘”的地图。此外,忽必烈远征船队打到爪哇岛时,其航海记录记载船队经过“七大洲大洋”(西沙群岛)和“万里石塘”。也就是说,在文字记载中,元朝开始将南海诸岛明确划分为几个岛群。
明末毛在《武北志》上发表的郑和航海图,记载了石塘、万盛石塘岛、始兴石塘。学者根据三地关系、所用符号的形状和大小,考证出西边的“石塘”描绘的是西沙群岛,东南的“万盛石塘岛”是中沙群岛。东边的“始兴石塘”是东沙群岛。
虽然,受限于书籍版面,岛屿排成一行。地理位置,严重扭曲。但郑和航海图已经将“南海诸岛”明确划分为三个岛屿,这也是历史性的进步。
在明代的《东西方航海图》中,南海四岛被完整地描绘和标注出来。即:东沙:“南澳气”;西沙:“七州”(画在琼州旁边);沙:“万滩”;南沙:“万里石塘”;这种在海图上对南海四沙岛清晰完整的标注,在以前能看到的明朝海图中是前所未有的。在这张图中,中沙“万李龙滩”旁边还有一张纸条:“像帆”;在南沙“万里石塘旁”注“岛红”,画出红色山形。如此精确地描述岛屿和沙子的形状,在明朝的航海图中也是没有的。与郑和航海图相比,它多了一个南沙岛“万里石塘”。同时,四岛之间的关系在经纬度上更接近现代地图。
清代南海诸岛的海图描绘,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四海总图》,是陈伦炯所著《海国风光》中的附图。陈伦炯对海洋的关注受到其父陈昂和康熙的影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从靖海侯氏丛中平定台湾。宣又寻遗党,去东西五年。册封功勋,官至广东副总司令。陈伦炯向父亲学习,熟悉海上航道的情况。在父亲的阴影下,他被禁卫军任命为澎湖副司令兼台湾省镇连长,转战广东省高雷连、崇明、狼山镇,还在浙江省任宁波水师提督,都是沿海地方。所以,我听了一辈子,我写了《海之国的味道》。
《海国故事》于雍正八年(1730年)出版,共八卷,分别为《天下沿海情况志》、《东洋》、《东南洋》、《南洋》、《小西洋》、《大西洋》、《昆屯》、《南澳》。下册共六幅,分别是四海总图、沿海总图、台湾省地图、台湾省后山地图、澎湖地图、琼州地图。
《海国物语》中出版的《四海通图》是清代南海诸岛的重要地图。它明确地将南海的岛屿划分为四个群岛,并清楚地标明了四个群岛的名称和位置。东沙群岛是“气沙之首”,西沙群岛是“七大洲大洋”,南沙群岛是石塘,中沙群岛是长沙。更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还详细记录了南海诸岛的分布、海洋特征、潮汐变化、航线变化和风向,以及航海与鸟类的关系。
其后的南海诸岛海图,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七省沿海图》,嘉庆三年(1798年)的《盛七省沿海图》,都与《四海总图》相似。此后,魏元元《海洋图册》(1842年)第三卷《东南沿海各国图册》和光绪二十年马《东南沿海诸岛图册》(1894年),均将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
到了清朝末年,南海诸岛在官方行政地图上有了更具体的反映。光绪三十年(1904年)吴出版的《清代中国各省县地理图》中,所绘“万历长沙”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万历石塘”包括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列为中国的一个 *** ,以双线方格图例表示广东省内的 *** 级行政单位。
派遣海军军官和巡逻中国南海岛屿最迟始于宋代。由宋仁宗的徐雨和集贤的校对员曾公亮编写的《吴京通要》是一部权威性很高的文献。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07年),南汉平定刘福后,设立海巡,巡察南海。《武学通要》对此有详细记载:“王师奉命作守备,设海巡营...从屯门山乘东风向西南方向行驶了七天,到达九如螺洲”,也就是现在的西沙群岛。到了明清时期,南海诸岛被纳入海防范围,逐渐形成了南海军事守卫的职责。明朝为倭寇设置巡官海南卫,清朝设置崖州协水师营,负责海疆巡逻,范围从西沙群岛一直延伸到南沙群岛。此外,海军在进行海巡防御的同时,还负责朝贡和护航舰艇、救助沉船等任务。
“南海四岛”的概念虽然是现代概念,但它是从南海的“石塘”或“万里石塘”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至少,明清以来的重要海图充分说明,中国人是最早发现、开发和利用南海诸岛的国家,也是最早绘制南海地图并给南海诸岛命名的国家。
图:四海总图。这张图是《海国见闻录》一书的附图。是清代南海诸岛的重要地图。它明确地将南海的岛屿划分为四个群岛,并清楚地标明了四个群岛的名称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