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 *** 汇处,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起点。行政区域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5个开发区、21个镇。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奋斗精神铸就“滨海城市”
奋斗精神建设奋斗之城。从20世纪80年代之一代拓荒者争盐碱地开始,沿海这片热土开始蓬勃发展,新世纪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战略,大规模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快崛起现代化滨海城市,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滨海新区正在“十四五”大踏步前进,向宜居宜业,集生态、智慧、港产于一体的美丽“滨海城”迈进。
奋斗来自奋斗基因。以“海韵盐魂”为脉络汇聚的“基因”,锻造以抵御外侮为标志的爱国爱乡“基因”,磨砺以国货自强为代表的实业报国基因,弘扬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开拓创新基因...这些标有“奋斗”序列的基因组聚合成现在的滨海新区,以加快建设“美丽海滨城市”和“美丽海滨城市”
四个内涵:“滨城”
之一,生态城市
在这里,公园和城市纵横交错,鸟类和人类和谐相处。天津滨海新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打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广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经验,推进“871”生态工程建设,打造蓝色港湾、江湖连接、绿色生态屏障工程。湿地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过境候鸟超过279种,数量大幅增加。2020年,北大港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中国64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加快构建“一屏一区三湿地五廊”生态格局,实现治污、绿化、减碳协同推进,打造水清岸绿、蓝天碧海的美丽“海滨城市”。
二、智慧之城
天津滨海新区聚焦全产业链智慧城市建设。在不断引进智慧科技企业、建设智慧设施项目、塑造智慧应用场景的同时,积极营造优秀的人才和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围绕政、产、学、研、财、务、用七大要素,积极招募海内外优秀人才。腾讯、华为、科大讯飞、紫光云等企业在新区落地生根。这些企业进一步扩大了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朋友圈”,在智慧沿海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谷、生物制造谷、细胞谷、北声谷建设成为全市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建设智慧滨海运营中心,打造“1 4 N”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实现一张大数据图片感知城市,一个大平台,一个净效益,一个民生,一个连锁服务业。滨海新区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的生态城,已经成为智能技术和智能产品的“样板间”。智慧应用场景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滨海新区居民开始享受智慧生活。
第三,香港的产城融合
天津滨海新区拥有目前世界航道等级更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和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为中心的“空港”区域。新区依托港口空,坚持高端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1 3 4”产业体系,打造航空空航空航天、电子。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得到了中央深改委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开展“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实行“拿地开工”模式。天津自贸试验区共实施478项制度创新措施,37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R&D机构518家。先后组建了新创、海水淡化、智慧城市等产业(人才)联盟,人才链、创新链、金融链、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
四。宜居宜业的城市。
天津滨海新区树立“不为不做的事找借口,只为做好的事想办法”的工作理念,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实现“滨海办滨海”。深化“一制三制”改革,打造全国首个信贷承诺审批分级管理,从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市场化入手,为企业提供“专家管家”服务。推动继续教育优先发展,与天津茱莉亚学院、南开大学TEDA学院、天津大学研究生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滨海新区文化馆、国家海洋博物馆、滨海图书馆、滨海科技馆成为天津新的文化地标,全区所有街道、乡镇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围绕“美丽滨海城市”建设目标,天津滨海新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实施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慧“五治”,走“决策共谋、开发共建、滨海共管、效果评估、成果共享”之路,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园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建设生态、智慧。
宏伟蓝图绘就“滨海城市”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已经起航。天津滨海新区将把握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以“二次创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确保“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双城发展新格局。《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未来,滨海新区将围绕建设生态智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海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一基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位一体”建设。
未来,“滨海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建新区、创建强区、改造生活区、开放兴区、优化环境“五大战略”,全力推进民生、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四大工程”,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天津五个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 *** 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
《人民日报》(2021年5月21日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