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近视大国,80后、90后近视率普遍较高。现在近视人群也呈现低龄化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近视呢?与近视遗传有关吗?
儿童发展正常视力的年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有1.0的视力。每个人出生时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黑白影像。在外界视觉信息的 *** 下,眼球的各种功能慢慢发育。大概要三个月才能看到父母的脸,六个月能看很久。一岁时,他们的视觉与微妙的动作相协调,六七岁时,他们发展成成人的视觉。不同年龄段的视力水平不同。当视力达不到正常年龄的水平时,称为弱视。
父母的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
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一般600度以上),近视遗传给宝宝的概率约为40%;如果其中一人高度近视,遗传概率可降至20%;但如果父母都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就小很多。在门诊中,约有10%的3-6岁近视宝宝有遗传性近视。医生从上千份病历中观察到,孩子在5-10岁时就有近视和散光,所以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病。
所以排除后天环境,3-6岁宝宝高度近视,病因与遗传密切相关。
父母有哪些错误的做法?
确认孩子近视后,家长应该怎么做?很多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护眼知识,对近视有一些误解和偏见,并据此干预孩子的近视矫正。以下是一些家长常见的误解。
误区一:你太年轻了,不需要眼镜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小小年纪戴眼镜会被同龄人嘲笑。他们还认为,如果孩子长期戴眼镜,近视会加深,他们永远不会摘下眼镜。
真相:近视是否加深和眼镜关系不大,是眼睛本身屈光状态的变化。戴眼镜是为了矫正近视,戴对眼镜本身不会导致近视。度数合适的眼镜也能有效防止近视加深。家长和孩子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戴眼镜。
误区二:眼镜不需要一直戴着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课只需要看黑板,或者写字看书的时候戴眼镜,正常生活就不用戴了。
真相:眼镜是否需要一直戴,主要看度数和视力。如果度数较高(200度以上),一般建议一直佩戴眼镜,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近视加深减缓;低度近视,无作业看书,坐姿,可以看远(看电视在黑板上)戴眼镜,看近(做作业看书)不用戴眼镜;如果视力不好,两边度数差异较大,也建议一直戴眼镜。
误区三:护眼灯和护目镜可以缓解近视
现在市面上很多商家打着产品能有效缓解或治疗儿童近视的旗号,向家长推销护眼灯和护眼器。父母信以为真,高价买给孩子。
真相:目前没有数据证明护眼灯可以缓解近视。一般认为,台灯只要足够亮,柔和舒适,不要太暗,不要太刺眼,不要闪烁就好。
提示:
孩子从3岁开始要进行全面的眼部健康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1-2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验光检查。屈光发育档案就是给孩子的眼睛做一个屈光发育评估,看看孩子有没有近视、远视、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