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50万存款的家庭算不算富裕家庭?
现在随便一个家庭,都能拿出50万的银行存款。
如果一个家庭,连50万存款都拿不出来,那就是一个贫穷失败的家庭。
这是很多专家的观点。
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问他:拥有50万存款的家庭,算不算富裕家庭?
估计十个会有九个回答你:当然不算。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现在的50万那还叫钱吗?在大城市里,只能够买个厕所,连房子的首付都不够。
确实,50万的购买力真的不大。
但是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50万银行存款,可能需要努力奋斗一辈子才能实现。
在我国,能一次性拿出50万存款的家庭,到底有多少?
很少,百里挑一!
我一个弟弟在银行工作,他工作的银行,存款的客户有将近3000个,存款总额只有不到3个亿,平均到每个客户才不到10万的存款量。
这所有的客户里,其中存款在百万以上的,还不到100个。
存款50万以上的,只有不到300个。
能一次性拿出50万存款的客户,占比只有可怜的十分之一。
而一个家庭通常都是一个人来掌握财政大权,个人存款占比量,基本上也就是家庭存款占比。
再加上我国有将近一半的家庭,是没有银行存款的,所以能够拿出50万存款的家庭,绝对百里挑一的。
一个家庭存款50万有多难?
赚钱的方法不多,花钱的地方却不少。
可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1 . 60、70年代的家庭
普普通通的家庭,农村出来的,然后在外面打工半辈子——这个是无数农村农民,尤其是那些60、70年代的农民的一种选择。
文化水平不高,懂得技能也不多,只能去做一些体力活或者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
可能一个月能拿个三四千的工资,但是在外面,衣食住行往往都需要花费。
如果家里还有孩子在读书,那花费更像个无底洞一般。大学四年下来,没有十万块钱解决不了。
好不容易手里存点钱,又面临孩子成家立业,要买房、买车、付彩礼钱。
可以这么毫不夸张的说,基本上很多70左右的家庭,半辈子或许能赚不少钱,但是基本上都花在孩子结婚上了。
所以,对于60、70年代的,已经即将面临退休的年龄,如果银行能有个二三十万的存款,那真的是晚年的幸福。
2 . 80、90后的家庭
我自己是80后的尾巴,从学校毕业后,就安家在上学的这座二线城市里。
我相比较很多年轻人,还是比较幸运的,一毕业就通过老师的关系,直接进了银行。
而且一进来很快就转正A类工,底薪也比一般的柜员要高一些。每个月到手的工资,都是在1万以上。
但是工作七八年的时候,银行卡里莫说50万,连5万块钱都没有。
买房子付首付,装修房子,结婚花费,孩子出生花费,这些年赚的所有的钱,都过得一干二净。
除了还剩下大几十万的房贷外,身无分文啊!
每个月工资到手,还3000房贷,剩下的刚好够一家三口的生活开销。
想要银行有存款,至少孩子上幼儿园前,是别想了。
对于不同的社会层次,50万就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在银行存了一千多万,一年的利息就有50万。
对于这种有钱人来说,只需要在家躺赢一年,啥都不用干,银行就会双手奉上50万利息。
而对于我们普通的家庭,50万,真的需要努力奋斗一辈子。
一次性拿出50万的家庭有多少,下面通过三个分析来告诉大家:
第一,目前国内普通三口之家,夫妻两个一同在外工作,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平均一年有10万,如果一半用于日常开销,另一半用于储蓄,每年若能存下5万元,那要存到50万就要10年的时间,期间不能失业、疾病,以及发生突发事件,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第二,从人均存款来看,截止2020年底我国人均存款达到6.3万,如果是三口之家,平均每个家庭拥有20万存款。
但问题是,这只是个平均数,而并非是国际上流行的中位数,绝大部分人肯定是低于平均数。
如果你的家庭拥有20万存款,就意味着你可以战胜全国70%以上的家庭,而20万存款离开50万存款还相差一大截,能一次性拿出50万的家庭,在国内的占比可能只是个位数字了。
第三,再从央行公布的数据看,2015年央行为了推动《存款保险条例》,对国内储户进行调查,结果是存款50万以上的比例仅为0.37%,若是按照全国14亿人计算,也意味着拥有50万存款以上的储户只有518万人。
即使是6年时间过去了,原来只有500多万人的数字再翻一倍,现在拥有50万存款的人最多也不会超过1000万人。
正因为如此,央行才把存款保险赔偿设置在50万以内,显然国内存款超过50万的人是非常少的。
资产50万以上的家庭肯定很多,存款50万的家庭很少。
讲真,资产
就这几年的消费洗脑和丈母娘的助攻,房地产该收割的都收割得差不多了,以前有这笔钱的基本都拿去凑首付的了。
个别50万存款说挺多的,那大概就是活在自己圈子里太久了,以为自己的圈子就是中国人均水平了。
有些举例子特别极端的,特别是清洁工那位,能说明拿出50万存款的人很多吗?
非得举例子,我身边拿出50万的,就我目前所知道的,不低于20个吧,年龄均不超过30岁。
因为我这几天看到的,夫妻转账红包有个59万的,有个晒一打房产证的(真的是一打),有个转10万的,第二天又在上海买了一堆奢侈品的,新买百万豪车的什么都有。要说比清洁工低调的,我在朋友小区见过一老大爷,骑个破电瓶车, 我问朋友,你们别墅区的人这么低调的吗?
他回了一句,那个大爷三套别墅呢。叫什么爷爷,想叫他老公的一大把。
那么这个例子又能说明什么,能拿出50万的很多?我举得例子也都太极端了,根本就答非所问。
这里给个官方数据,根据2018年胡润财富报告的数据,全国拥有1000万资产的家庭大概是201万户,拥有600万资产的家庭大概在488万户。如果根据这两个数据来测算的话,全国拥有100万净资产的家庭大概=488*(600/100)*(600/1000)*(488/201)=4265万家庭。
也就是说,全国拥有100万净资产的家庭大概是4265万。(注意这里是净资产,并非存款)
大概能够占到全国家庭总数4.3亿户的9.92%,也就是说全国90%左右的家庭还没有100万净资产。
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住户部门总债务余额人民币58.9万亿元,居民负债率近59%。
按照14亿人口去计算,也就是我国人均负债近4万。对,这里是人均,这个数据才是更符合题主的问题。我们又再次被人均,但是这里是负债。
以80后、90后为主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率高达44.5%,其中80后人均欠债超过22万,90后人均欠债超过12万元。(以上都是官方研究数据,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查验)
为什么不提60后和70后?他们要是有钱,不都拿去给80.90后还债了吗?
百万净资产里面,有多少有50万存款的?我猜不是全部,所以中国能拿出50万存款的远远低于9.92%。
先抛开存款不说,就这么多负债的,那些说很多人能拿出50万存款的是开什么国际玩笑?
我加上马云,人均资产还过千亿呢,这也不能说明我们人均资产就是千亿啊,那些瞎举例子的,搞得好像别人有钱,和自己有一毛钱关系似的。
醒醒吧,太阳还是那么晒,砖还是那么的烫手。
大约60%的城镇家庭,可以一次性拿出50万存款。
关于这个,通过一些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有个大致了解。
2019年10月中下旬,央行曾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万余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了一次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其中,数据显示——
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
总资产最高20%家庭的总资产,占比为63.0%;
最低20%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仅占全部样本家庭资产的2.6%。
可以看到,总资产50万以上的城镇居民家庭,所占比例还是很高的,达到了80%。
不过我们知道,资产≠存款,有50万资产,并不代表你能拿出一次性拿出50万现金。
那这些资产的构成是怎样的呢?
来看调查中的另一组数据——
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
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金融资产。
这下我们知道了,在这些家庭资产中,70%的钱都投到了住房上面,但房子是不容易变现的,所以并不能算作存款。
那如果把房子之外的资产都算做存款的话,有多少家庭可以一次性拿出50万呢?
根据上面这份调查,60%的家庭,总资产均值在164万,去掉住房所占的七成资产,正好剩下50万左右。
也就是说,大约
不过,这些数据都是均值,并且只调查了城镇居民(没有调查农村居民),所以,实际比例应该会再低些。
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能一次性拿出50万存款的家庭,还是不少的。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一种“原来身边人都是隐形富豪”的感觉?
实际可能并非如此,别忘了这个存款的单位是“家庭”。
也就是说,这50万至少是3-4个人的存款总和,平均到一个人身上来说,也只有10万左右,如果家庭人口再多些,就更不用说了。
另外,这50万是多久才攒下的,每个家庭也不一样。
很多家庭遇到紧急事,咬咬牙也能拿出50万,但可能这就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了。
如此看来,对普通人而言,攒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