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的是
中学里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而蔗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均不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是含Cu2+络合物的溶液,被还原后得到砖红色Cu2O的沉淀。托伦斯试剂被还原后(银镜反应)能生成单质银,在试管壁上可看到“银镜”。也就是说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半缩醛羟基或游离羰基)的糖,叫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斐林试剂配制是怎样
斐林试剂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定性试剂,其配制 *** 如下:
1.将2%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加入浓 *** 中,直至溶液颜色变为深紫色并停止冒泡。
2.将混合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少量固体碳酸钠并充分搅拌,直至反应停止。
3.将混合液过滤,得到斐林试剂,颜色为深褐色。
需要注意的是,斐林试剂具有强氧化性,应避免接触易燃物质和易氧化物质,使用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并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进行。同时,斐林试剂的有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因此应该定期检查其有效性,并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和浓度。
什么是费林试剂
斐林试剂(Fehling#39ssolution)是德国化学家斐林(Hermannvon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发明的。它是由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溶液和 *** 铜的质量分数为0.05g/mL的溶液,还有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的。
它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常用于鉴定可溶性的还原性糖的存在与否。
生物:斐林试剂为什么要现配先用且不能放置太久
斐林试剂现配先用,指的是甲液和乙液先混合再使用所以现配先用指的是新制的氢氧化铜,因为长时间放制会产生沉淀你学化学时候应该知道氢氧化铜是蓝色絮状沉淀.但斐林试剂本身由甲和乙组成所以现配的并不是指斐林试剂本身而是指进一步生成的氢氧化铜祝学习愉快
斐林试剂的性质
斐林(Fehling)试剂的甲液是0.1g/ml的NaOH溶液
乙液是0.05g/ml的CuSO4溶液
混合后是Cu(OH)2沉淀
斐林(Fehling)试剂的有效成分是Cu(OH)2
Cu(OH)2与醛基作用形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有机化学中有)
还原性糖中有醛基
所以斐林(Fehling)试剂是用来检验还原性糖的
淀粉是多糖没有醛基,也不可能形成醛基
试管中的淀粉液和蒸馏水在45度水浴5分钟对淀粉的化学性质没有影响,淀粉也不会水解
把甲液乙液混合后加入到上面说的溶液中沸水浴5min
因为溶液中没有还原性糖
所以显现的还是Cu(OH)2本身的颜色
斐林试剂是怎么配制的
我的答案是:
斐林试剂由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溶液和 *** 铜的质量分数为0.05g/mL的溶液,还有酒石酸钾钠配制而成。具体配制 *** 是:将36.4gCuSO4.5H2O溶于200mL水中,用0.5mL浓 *** 酸化,再用水稀释到500mL待用;取173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71gNaOH固体溶于400mL水中,再稀释到500mL,使用时取等体积两溶液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