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红 *** 域中心纪念公园,孩子们正在学习霍山县的革命历史。记者维伦摄
4月1日,霍山县南岳山在雨中显得更加肃穆。记者看到,一群祭拜者来到山下的霍山县烈士陵园,在刻有烈士名字的纪念墙前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或鲜花...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革命先烈,铭记这片土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四个之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霍山县烈士陵园前的宏远广场,竖立着四块气势磅礴的石碑,上面刻着不同的图案,记录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霍山的“四个之一”:之一次民团起义——朱佛安兵变;建立了安徽省之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成立安徽省之一个县级苏维埃 *** ——霍山县苏维埃 *** ;形成了安徽省唯一的赤化县。
早在1920年,马克思主义思想就开始在霍山传播。当时,舒传贤作为霍山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外地加入了新成立的中国 *** ,在霍山文化教育界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当时,霍山县的四所小学和何燕子颜夕小学是马克思主义在霍山县传播的主要基地。革命的火种在霍山悄然点燃。
1927年, *** 舒家庙支部、何燕子支部、漫水河支部成立,霍山党组织开始领导各地成立农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这些运动随着大革命的失败相继被镇压,但霍山县的革命之火并没有熄灭,党的斗争转入地下,酝酿着新的革命风暴。”霍山县史志办副主任范润生说,1928年,霍山特科、特委相继成立。1929年1月,霍山县召开之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中国 *** 之一届霍山县委,担负起领导全县革命的重任。
1929年5月初,时任 *** 霍山县委委员、佛系安民团团长的刘随喜领导了一场兵变。起义后,霍山县委将武装改为秘密游击队。深山朱佛庵兵变,成为安徽省之一次民兵兵变,拉开了六霍起义的序幕。
1930年1月20日,六安中央党委书记舒传贤将独山、西镇、金家寨等地的游击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5月23日改编为第1军第3师),组建了安徽省之一支正规红军。1930年4月12日,红军攻克霍山县,当日,安徽省之一个县级苏维埃 *** ——霍山县苏维埃 *** 成立。随后,各区、乡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4月底全境被染红,是当时我省唯一被染红的县。
“霍山县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六安、霍山、霍邱、营山、潜山等县的毗邻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四十多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东有淠河,西有商南,南有金家寨、水后岭,北有白塔畈、丁家集,南北二百余里,东西一百余里。”范润生说道。
红色的中心,革命的前线
在南岳上的安徽红 *** 域中心纪念公园里,有许多霍山县苏维埃政权留下的革命遗迹,从沉重的红军纪念碑到字迹仍然清晰可见的苏区发行的货币...见证了霍山县苏维埃政权的生命力。
安徽省红 *** 域中心形成后,霍山县苏维埃 *** 在境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红 *** 域中心的政权、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建设事业都得到了发展。
霍山县苏维埃 *** 成立之初,将全县划分为舒家庙、城关、官家渡、杨家河、水漫河、温家店、诸佛庵七个区。每个区管辖8至15个乡镇。各级工会、农会、共青团、妇联、少先队、革命石匠等革命群众组织纷纷成立,地方革命武装如红卫兵、游击队、独立团等也迅速发展起来。政权的逐步完善为根据地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霍山县苏维埃政权从1930年到1931年组织了三次土地改革,破坏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实际利益的群众更加拥护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此外,为了粉碎 *** 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保证红军的物资供应,改善苏区人民的生产生活,苏维埃 *** 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生产和贸易的政策,建立了经济合作社、苏维埃银行、造币厂、消费合作社等各种机构,以各种形式发展经济。
霍山县位于皖西中部,革命战争年代是六安、舒城、潜山、英山、商城、罗田等县的结合部。霍山池区有力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农民暴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了皖西革命根据地,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6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扼住平汉、津浦二线要害,西逼武汉,东震南京,如利剑插入 *** 统治心脏。为此,蒋介石从1930年10月开始调集重兵,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多次“围剿”。在前三次反“围剿”中,作为红 *** 域核心的霍山县苏维埃政权多次派出地方革命武装配合红军主力作战,为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信仰就像一座山,代代相传。
在安徽省红 *** 域中心纪念园之一展厅,一群孩子整齐地排着队,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解。
“今天,我们带了200多名幼儿园小朋友来这里祭奠先烈,开展党史学习活动。我们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这里的红色氛围,把革命精神刻在心里。”霍山城东幼儿园园长赵说。
霍山县苏维埃 *** 成立91年来,革命精神在大别山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在革命最困难的时期,这里的人民也没有放弃对党的信念。
1932年5月,蒋介石集结26个师30万人,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在张的错误指挥下,红军于6月下旬至8月底与敌人进行了浴血奋战,损失惨重。第四次反“围剿”失败,苏区被敌人占领,红军主力西进。 *** 反动派在苏区提出“留在山头,杀光猪牛,见黑(人)就打,鸡犬不留”的口号,血洗大别山,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对人民实行灭绝人性的“三灯”政策。虽然霍山党组织被摧毁了,但 *** 人和革命群众没有被吓倒。随着红25军和红28军的重建,霍山党组织领导人民积极配合两军对敌作战,组建了团山便衣队、马家河便衣队等革命武装,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三年,红旗一直在大别山上飘扬。
“霍山县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在百年前就已经生根发芽。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要把红色的历史讲好,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霍山县委宣传部长张润芝告诉记者,今年霍山县将抓住建党100周年的契机,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红色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大别山安徽红 *** 域中心纪念馆、红原广场、下伏桥镇伏桥会堂等一批红色场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依托全县新时期文明实践办公室、站,霍山县将组织开展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宣传宣讲、关爱关爱活动(记者维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