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和张若虚是同一个人吗
张九龄和张若虚不是同一个人。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34吴中四士#34。《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34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34之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
白居易与张若虚的对比
白居易与张若虚都是唐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晓畅明白,不生硬诲涩,读来容易上口,连上了年纪的老妪都能听懂,其代表作有叙事长篇长恨歌和琵琶行,人称诗豪。张若虚传世作品不多,有春江花月夜一首,人称孤篇压全唐,其诗哲理性很强,被称为诗中的诗。
张若虚被称为什么
张若虚被称为若虚散人。
张若虚,扬州人,初唐诗人,因《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著有作品《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等。
张若虚一生写多少首诗
《代答归梦还》和《春江花月夜》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名字由来在论语中的解释
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释义: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若虚是描述一个人有知识有才能,但是性格内敛,深藏不露,心胸开阔,谦虚包容。
张若虚号什么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字、号均不详,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