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聪
针灸,属于中国传统医学,通过针刺人体内的各种“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针灸的疗效仍有广泛争议。在中国,针灸作为镇痛的辅助疗法,在改善和预防疼痛复发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之前国内外有很多随机对照研究报道了针灸治疗疼痛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往往质量较低,样本量不足。
2021年8月1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教授联合东直门医院、华西医院等十家三甲医院,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 = 21.317)发表了一篇题为《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一项随机试验》的研究论文。
本次多中心随机试验表明,与假治疗相比,8周内针刺治疗20次,可更大程度地改善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症状,治疗效果持续24周以上。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在过去6个月内至少有3个月出现盆腔区域不适或疼痛,但无感染迹象。它还可能涉及下尿路症状、心理问题和性功能障碍。该疾病还涉及许多神经心理生理和病理生理因素,如前列腺炎症、焦虑和应激以及协调性排尿障碍。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较差。
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和消炎药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但效果有限,且与长期不良事件有关。针灸已经显示出作为替代疗法的前景,但缺乏高质量的证据。
研究团队招募了440名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男性患者,然后按照1: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0人,分别接受20次针灸治疗和8周的假治疗,以评估针灸改善症状的长期效果。
如果在第8周和第32周针灸治疗结束时,受试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与基线水平相比降低了至少6点,则认为治疗有效。在这两个时间点上,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从而确定治疗具有持久的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与假治疗组相比,针灸治疗组中有更大比例的参与者报告症状有显著或中度改善。第8周,针刺治疗组和假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0.6%和36.8%。第32周,针刺治疗组和假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1.5%和38.3%。
针刺治疗组和假治疗组分别报告了20例不良事件(9.1%)和14例不良事件(6.4%),但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这说明,与假治疗相比,8周内针刺治疗20次,可以改善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症状,且治疗后效果仍持续24周。这些结果显示了针灸的长期疗效,并为临床实践和指南推荐提供了高质量的证据。
本课题的带头人刘主任医师一直致力于针灸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2017年6月发表在国际四大医学期刊之一的JAMA,电针减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渗漏的随机临床试验。
这篇 JAMA 论文是中国针灸学者发表的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论文,促进了中国针灸的临床研究水平和国际认可,推动了针灸学科的发展。
论文链接:
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10.7326/M21-1814
https://JAMA network . 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63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