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无趣社交
最近几年突然流行一种观点,劝诫人们放弃无意义的社交,还树立了一些榜样。
比如韩雪,每天都坚持看书学习,还有英语作业。在录制节目后,拒绝了何炅一起吃饭的邀请。只为能早点赶回家把作业完成。简直比很多学生还拼啊。
鼓励和提倡放弃无意义的社交的人,认为它们耗费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价值,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到提升自己,做有意义的事情。
是的,人生应该追求意义,可是,如果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讲究它的意义,那生活该是多么无趣啊。
长时间不见的朋友,闲来无事,约到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这也是无意义的社交吧?
下班后,三五好友坐一起撸撸串、侃侃大山,这也是无意义的社交吧?
如果这都是无意义的社交,小编喜欢这种无意义。
一则流传最广的“鸡汤故事”:
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学生讲课。他现场做了演示,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 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
他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应道:"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满了!”学生回答。
专家又拿出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满了!"学生们大声说。
这则“鸡汤故事”的“营养”是: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只要安排合理,就能做很多很多事情。
的确有些道理,可是,谁在乎过那只装得满满的瓶子的感受呢?
装那么满,它舒服吗?它快乐吗?
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只瓶子,拼命往里面装东西,已经很满了,还要想办法硬塞进去,不留丝毫的缝隙。那这样的人生真的就特别有意义吗?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有片刻的从容。
金庸老先生写了那么多精彩的武侠小说,同时他还是《明报》的主编,还酷爱读书。按说,这样的人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吧。可他还经常和人下围棋。
时常请一些围棋高手跟他对弈。有一段时期,有两个围棋高手一直住在他家里,食佣工全归金庸。工作就是每天陪金庸下棋。
为了下棋,金庸可以浑忘一切。以前他每天晚上都回报馆。一下围棋,他就不常回报馆写社论了,交由徐东滨执笔。
三五棋友,聚在一起,探讨棋艺,谈天说地是常有的事。他和蔡澜、倪匡、黄沾更是常聚在一起,没有固定话题,没有目的地畅聊。
金庸先生为什么不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写小说和办报纸上呢?那些社交不是无意义吗?
可谁能否定金庸的人生是顶级的成功呢?不仅顶级成功,还多姿多彩。
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同学,我们平时喊他涛子。涛子是他们县城的高考状元,他从高一开始,学习成绩在年级从来都是前三名,如果考第二、第三,他都会难过。
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几乎所有的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同学喊他踢球,不去!影响学习!
同学邀请他参加生日会,不去!影响学习!
班级举行文艺活动,不参加!影响学习!
春节,只在除夕和初一,给自己放两天假。其它时间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习,走亲访友,不去!影响学习!
爸妈给他的思想就是:吃三年苦,幸福一辈子!
在大学里,涛子成了一个内向、孤僻,不会与人打交道的学生。看见生人说话结结巴巴,还会脸红。
有一学期,他拿到一等奖学金,辅导老师让他上台发言,他哆哆嗦嗦,急得哭了,狼狈下台。
他早已经忘了学习之外该怎样生活,怎样和人相处。外面的世界让他感觉很不适应,于是,他再一次把自己关进了学习的城堡,成了格格不入的独行侠。
大学毕业,找工作,面试多家单位,他都被刷下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又回到了学习中,考研考博。后来,听说在一家研究中心当研究员,一份平时很少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同学们说起他,没一个人认为他是成功的,谁也不羡慕他那令人望尘莫及的学习成绩。我们都多管闲事地替他遗憾,不知道他自己是不是会觉得遗憾呢。
只追求意义,原来才是最没意义的。
追求结果,不应该忘记享受过程。刻意追求的人,总是会倦怠生命,活得疲惫。追求也不止奔跑一种方式,还可以慢下脚步,静心感受。人生不应该是单调的,生活也不该只有一种色彩。
那些只追求意义的人,其实超级功利的。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事情就去做,看起来无用的事情皆远离之。
看过一幅很火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一个是砍柴工,一个是牧羊人。两人在聊天。配文是:你是砍柴的,人家是放羊的,你们聊一天,人家羊吃饱了,你的柴怎么办?
这幅图的主旨就是提醒人们要时刻清醒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放弃无意义的社交。
可是,砍柴人平日里在山林里辛辛苦苦地砍柴,枯燥、单调、疲惫,遇到放羊的人,坐下来聊聊天,放松一下,也不应该受到批评吧。
或许放羊人不能给他什么,但能让砍柴人高高兴兴地聊下去,得以放松,不也是收获吗?
就像我们平时工作累了,彻底放松一下,约上朋友,坐到一起聊天、天南地北地胡侃上一通,让神得以放松,谁能说不是快事,没有意义呢?
我们总是因为心中的目标而加快节奏,却不曾想过让自己放松下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让绷紧的神经在这一刻放松,让皱紧的眉宇打开,放缓脚步,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我们习惯了奔跑,唯恐慢人一步,长时间处于高压、紧张状态下导致惊慌、急躁、焦虑。
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懂得享受生活。要穿越草原,也可以躺在广阔的草原上,仰望着蓝天、白云、闭眼畅想;也可以骑马驰骋,自由奔放。
要翻越高山,也可以停下来嗅一嗅淡淡花香;也可以坐在山涧的小溪旁,听它叮叮咚咚弹唱。
阿尔卑斯山的山谷里有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是一场旅行,一心一意奔着自己的目的地,心无旁骛地前行,往往会忽略沿途的风景。
沿途那生机勃勃的花草随风摇曳;那潺潺的溪流,浪花飞溅;那发出余晖的夕阳,诗意盎然……向往繁花似锦的生活,却忽略了一路的风景。一心疾驰,其实不也是浮躁与不安吗?
我们不应该把实现理想,到达目的地看成人生唯一的意义,除此之外,皆无价值。
杜绝一切无意义社交的人,总是想更快地抵达终点,却忽略了当下。
多少人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奔波在路上,心里只有远方,却不知沿途的风景能让人忘却疲劳,更好地向着目标前进。而聪明的人则是一路欣赏一路高歌,他走过的一路全是花香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