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心肌缺血这个词,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但也知道比较严重。毕竟是心脏,那么这么重要的部位为什么不缺血呢?我不禁想起这件事。平时偶尔会觉得胸闷气短心慌乏力。是心肌缺血吗?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心肌缺血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心肌缺血?为什么会这样?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心脏每次泵出的血液不是恒定的,会有波动,但这种波动不会引起太大的风浪,最后会被身体自动协调,所以心脏可以处于稳定的状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身体健康,如果身体遭受疾病,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
比如“三高”疾病中的高血脂、高血压都有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现在,人们的饮食非常丰富。不像以前,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们必须做大量的体力工作。他们经常吃一些高脂肪的肉,喜欢添加大量的油和盐。时间长了,血液会变得粘稠。如果运行不那么顺畅,就容易沉积形成斑块,血管就会充血。血压升高也是原因之一。在频繁的收缩和扩张过程中,血管变硬,血流的阻力变大,血液难以出去和回流,不能及时供给心肌,进而发生缺血。
还有一些因素是人无法改变的,比如衰老、疾病、基因等。身体的血管在35岁后开始老化。如果有不健康的饮食或生活等其他因素,其硬化过程会更快。相反,如果你的血管弹性好,老了也不一定会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意外症状牙痛,但我找不到病牙
和牙痛、心肌缺血有关吗?有可能!有一次,一个病人老是抱怨牙疼,到口腔科一看,并没有发现什么病牙。有人建议他拔牙装假牙,他不听。后来血管造影发现有血管堵塞,手术疏通后牙疼其实缓解了。医生提醒,中老年人牙疼前不要急于拔牙。他们应该先检查心脏,看是否有心肌缺血,因为拔牙时会使用麻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千万不要盲目拔牙。
困倦、疲劳和不愿移动
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不爱动,也不难受。他们很懒,总是想睡觉。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不要以为哪里都不疼,就是没事。越是找不到原因,越要谨慎。很可能是心肌缺血。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到心内科就诊。
除了以上两点,还要注意这些不起眼的症状,如双耳听力突然下降,经常嗡嗡作响,肚脐周围疼痛,眼睛睁不开,糊里糊涂,持续胸闷,四肢无力等。,因为血管不是一下子全部堵塞,而是缓慢的,所以它的症状很难被察觉。希望老年朋友和家人注意这些问题。
心肌缺血一定要放支架吗?很多人对支架有疑问,比如“是不是一堵就要放了?”“放出来后,就万无一失了?”“要不要定期更换?”检查后患者只能知道血管是否有狭窄,但狭窄不代表严重,有些狭窄不一定导致缺血。一般来说,FFR值可以用来决定是否放置支架: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