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爬行植物摆放风水
我是好摄农夫,头条号:乡村搜罗社。一个喜欢野生兰花的农夫,用自己的实践与实例说事,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关注我吧。
喜欢兰花的人越来越多,养兰花的人也随之更多了,特别是一些产兰区的农民朋友,经常来信息询问如何建造兰棚,怎样建造的兰棚才能养好兰花?特种花卉种植可能是现在农民比较好的致富途径,相对于传统农耕来说确实如此。当然种植兰花还是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如果不掌握则可能事倍功半。
兰棚如何建设?离不开兰花的生长习性,只要摸透了兰花的生长习性,在农村就不难找到一块地方建设兰棚。
在山上找过兰花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兰花大多生长在山坡朝东的坡面上,当然其他的坡面出可能有兰花,但相对多的而言是在朝东的方向。这是因为兰花喜欢朝阳的照射,可以为它除去叶片上的露珠,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呼吸与光合作用。
兰花生长也要看风水的,这不是迷信中的风水一说,而是指兰花生长地大多是冬暖夏凉。如果你有机会去兰花生长的地方坐坐,你就会有深刻的体会。藏风而又通风、聚气却有生气,这样的地方最适合兰花的培育生长。
在发现野生兰花的附近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的话,就会发现通常会有很多苔藓,或在树桩上、或在石头上。苔藓是一种比较喜欢湿润空气的植物,所以能发现大量苔藓生长的地方,环境湿度一定不会小,而兰花也正需要这样的环境。
首先要选一块朝东或者东南的地,最好西北方向有高的土坡或者山作为遮挡寒风。最简单的鉴别法就是,早上可以晒到太阳,午后两点太阳就偏了或者有遮荫效果。因为冬夏的太阳运行轨迹是不同的,所以这个位置夏天午后可以遮荫,而冬天则是全天候地晒太阳。
好摄农夫的兰棚边上有一条小溪,一年到头溪水常流,这样的环境下空气湿度是不成问题的,前面说过环境湿度是养好兰花的关键。兰叶时常接受高湿空气的滋润,才会越长越水灵。
小溪流不仅带来高湿的空气,在夏天它的作用就更大了。由于水流带动了冷热空气的交换,所以夏天小溪边是凉风不断的,这就形成了自然温差,对于兰花孕蕾特别重要。
好摄农夫之前 的一篇文章中说过,没有合适的温差兰花是很难孕蕾的。为什么没有温差种不好兰花?带你了解植物生长必备条件。如果你能在小溪、河流、池塘边上建造兰棚,那么恭喜你成功了一半,正所谓:环境好,对于一切技术都是吊打。
选好地址建好兰棚,这时兰花也种植好了,但问题又来了。兰花盆是直接放在地上好?还是需要上架呢?
兰花喜欢通风的环境,这一点相信看过好摄农夫文章的朋友都已知道,兰盆底部有泄水孔,理论上也是可以透气通风的。一般规模化的兰场都会用架子,这样在管理上也比较方便。其实兰盆落地与上架各有利弊,好摄君一一详解。
一、兰盆落地的好处是在忘记浇水的时候,可以长时间保持兰根不会受干旱的损伤,因为兰盆底部有泄水孔,兰根在干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个孔向泥土地索取水分(泥土地面,水泥地不看),这就是兰友们常说的接地气。
缺点就是通风相对差一点,而且如果是露天种植的,可能会在雨天溅起泥浆水糊住兰叶,好摄农夫的兰盆就是这种情况,常常兰友误认为兰叶上的黄白点是虫害,其实是泥浆水印。还有就是一些爬行的虫类容易上盆,像蜗牛和蝼蛄这些。
二、上架的好处则是通风顺畅,而且兰架下方的杂草容易清理干净,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兰架正文培植苔藓,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缺点就是浇水一定要有规划,缺水状态下兰根容易受损。
兰花需要阳光,但却不喜欢烈日照射,所以在春末至初秋这段时间内,我们都会对兰棚进行遮荫。市场上常见的遮荫网有很多规格,该如何选择呢?
好摄农夫对于兰花棚遮荫一般是分两步,每年4月中旬时加盖一层遮荫网,规格是4针加密的(具体和你的环境关,可以选择略稀或密的遮荫网),在5月上旬时再加一层同规格的遮荫网,这样就可以度过夏天了。然后在10月中旬先撤掉一层,11月中旬再把剩余的遮荫网全部撤掉,让兰花尽可能地晒太阳。
图二是农夫家老房子屋后的照片,去年我把几盆当年下山的春兰放那里,首先环境湿度非常好,因为屋后有条小水沟是四季流水的。房屋是一排近50米的连排,所以屋沟比较长,在夏天的时候冷热空气形成的凉风也是不断,温差也挺大的。兰花盆是落地放置的,可以从地面吸收水分,所以这批春兰根本就没有浇过水(当然可以淋雨的)。遮荫是靠前面的房子,每天大概只能接受两个小时的阳光。
其实这批春兰的苗情不太好,所以丢在屋后也没移到兰棚去,可在秋后检查时发现,每一盆都发了很多花苞,在苗情如此弱的情况下,发那么多的花苞确实有点让人意外。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上述的几个兰花种植条件都占据了。
这种屋后环境不仅可以养成苗兰花,就是培育兰花龙蛋也是非常好的。去年(2018)农夫在山找到的一块蕙兰龙蛋,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培育出苗(下图)。
总结:如果你想农村养兰花,如果你有这样的一块地方,只要遵循以上这几点建设兰棚,也一定能把兰花养好的。
以上也只是好摄农夫自己所经、所见的一些看法,见解可能有些片面与局限,仅供兰友参考。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乡村搜罗社会一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