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很多人不知道吊销营业执照和注销营业执照的区别。可以说,注销营业执照和吊销营业执照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那么,营业执照吊销和注销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营业执照吊销和营业执照注销的含义不同。
吊销营业执照是指因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强制其停止经营活动的行为。吊销营业执照的前提是违法。但吊销营业执照后,只是禁止开展业务,公司依然存在,要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
注销营业执照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后,经过规定的清算程序。注销营业执照需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条件。
其次,吊销营业执照的执法程序与吊销营业执照的执法程序不同。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对违法企业和法人作出的行政处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完成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企业法人消灭。
不同类型的营业执照因不同原因被吊销。根据我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列举的吊销原因,结合《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国营业执照吊销的原因可以概括为:(1)虚假登记。(二)无故不开业或者停业的。(3)不申请注销。(4)避免年检。(5)滥用许可。(6)违规操作。
注销营业执照是企业自己申请的行为。一般注销营业执照是公司宣告破产,或者被其他公司收购,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公司分立、解散,或者因一些不规范的经营方式被依法责令关闭。
我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清算组应当自公司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一)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二)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但公司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续的除外;(三)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定解散或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者外商投资公司的董事会决定解散;(四)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撤销。(五)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解散情形。
另外,吊销营业执照和注销营业执照的责任是不同的。
吊销营业执照会给企业和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限制。比如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名称,三年内不能使用。此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等职务。
注销营业执照是企业自己申请的,符合注销条件。所以没有法律后果。
但是,注销营业执照和吊销营业执照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吊销营业执照只是取消了公司的经营资格,其法人资格继续存在。只有注销后,公司的法人资格才会消灭。
推荐阅读:企业为什么要聘请法律顾问?
京法税——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