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读后感(谈:如何写读后感?)
定义: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你写下你的感受、经历和灵感。写出来的文章叫读后感。
【写作秘方】
(1)简述原文的相关内容。如所读所写的书籍和文章的书名、作者、写作年份,以及对原书或原文内容的概括。写这一部分是为了说明感情从何而来,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简”字,一定不要大段大段地描述所读所写的书和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简单描述与感情直接相关的部分,省略与感情无关的东西。
(2)阐明基本观点。选择最深刻的一点,用简洁的一句话表达清楚。这样的句子可以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达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可以灵活。可以在正文的开头,也可以在正文的结尾,也可以在正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更好开门见山,把自己的看法写在文章开头。
(3)围绕基本观点设置事实和理由。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观点)的阐述。通过陈述事实和推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注意中心论点。
(4)将基本观点与实践相结合。好的读物要有时代气息,要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与实践相结合。这个“现实”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在联系实际的时候,也要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是一味的互相联系。
[容易出错的警告]
读后感主要存在问题。
①感觉“少说话”多。名为“读后感”,但很少有“感”、“情”、“情”的,大量的甚至是通篇复述、引用所读内容。
②感觉”不是真的。文章中虽有感悟,但只是别人的附和,写不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感觉“不深。虽然我也能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但就像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4)感觉“跑调。虽然写了很多感受,但是不知道感受从何而来,和看的材料无关;或者也是一种“阅读”感,但是曲解了原著的意思,使这种感觉“走样”了。看完电影、戏剧、展览后写的感受,叫做读后感,写作方法和读后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