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内胆(电饭锅内部结构)
近年来,电饭煲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成为家庭厨房中常见的厨具。电饭锅不同于我们每天必须使用的电饭锅。一般用陶瓷内胆,常用来煲汤、煮粥。因为是陶瓷内胆,边肖一直对电饭锅的加热方式很好奇。为了找出这个问题,边肖特意在网上淘了一个电饭煲,品牌是小熊。所以今天我给大家拆解一个不一样的产品。
一、小熊电紫砂电饭煲的外观
这是一款紫砂电饭煲,主要由发热体和紫砂内胆组成。外壳为米色+灰褐色,外观时尚。
操作界面配有8个功能的LED数码管时间显示屏,左右各一个按钮。中央旋钮用于切换各种功能。选择菜单后,按旋钮确认。
官方资料显示,紫砂锅盖采用塔吉风格设计,有利于蒸汽回流,并能保证原汁原味不流失。
电饭锅背面底部有一个三 *** 流底座。
配有普通电源线。
与电饭锅不同,电饭锅使用紫砂内胆。
脱下紫砂内胆,是铝合金的桶状结构。电饭锅里没有普通的发热盘。同时底部印有“请勿用铝锅直接加热食物”的警示标志。
二、小熊紫砂电饭煲拆卸
从底部拆卸,拆下外壳中间的一个螺丝。
铝锅和塑料外壳之间是卡扣配合,所以继续拆。
加热带固定在铝锅的外围,并用两根长螺栓固定。同时,加热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导线,导线是整个产品的热源部分。工作时,加热带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铝锅,然后铝锅将热量均匀地传递给紫砂内胆,最终完成食物加热。
加热带上标注的工作电压为220V,功率为230W。
拆下加热带的两个固定螺栓。
加热内胆底部接接地线,并设有温度开关,检测到过热时断开电路,确保安全。
内胆底部用六角螺母固定,并配有锁紧垫圈。
外壳内部的电路都是耐高温的外皮,不是常见的硅胶导体。控制电路位于底部的小盒子里。
小盒子表面覆盖保温材料,避免热辐射造成内部温度升高。
交流输入端子的母插座特写,导体和母插座之间的连接用热缩管绝缘。
为侧面程序设置面板、螺钉和卡扣。
完全拆卸程序设置面板和主控制电路板。
主控PCB正面为黄色,上面有三个电解电容、安全电容、压敏电阻、色环电感、工字电感等元器件。
PCB背面是绿色的,有几个加强绝缘的隔离槽。
主控芯片来自鑫茂微电子,型号LP2888。这是一款用于非隔离降压开关电源恒压控制的高效率高精度驱动芯片,适用于85V AC~265V AC全范围输入电压的非隔离Buck和Buckboost拓扑,特别适用于驱动小家电、白色家电等电源。
毛伟LP2888集成了高压功率管和恒压控制模式,系统工作在电感电流临界模式。该方案可靠性强,外围应用简单,设计灵活。同时,LP2888还具有多重保护功能,包括VCC箝位/欠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过温保护、更大导通时间保护等。
芯微LP2888的详细规格信息。
*** 138-600E双向晶闸管用于控制加热带的加热,通过控制导通角来控制功率。
安培电容,0.1 μ f。
输入保险丝。
用于开关电源输出滤波的16V 220μF电解电容。
两个400V 2.2μF电解电容用于整流后的输入滤波。
在用于设置程序的电路板的中心是一个LED数字显示屏、蜂鸣器、旋钮开关,以及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一个按键开关。共有9个LED指示灯,其中8个对应8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左下角的一个是“预约”指示灯。整个PCB通过四根线连接到主PCB。
在这块PCB的背面,有一个LED驱动单片机,也负责显示工作状态,输出驱动信号给可控硅。整机由单片机控制。
双金属温度开关特写,12A 250V,135℃,KSD301,自复位型。
温度传感器与加热带串联连接。
全部拆卸。
充电头网拆卸总结
小熊电饭煲通过铝内胆周围的加热带加热,空气体将热量传导到紫泥内胆。受热均匀温和,适合炖煮。内部单片机配合双向晶闸管,通过调节导通角来调节温度,内置核心micro-LP2888高可靠性降压IC为整机控制电路供电。供电电路中串联双金属温度开关限温,整体设计合理,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