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君:泥鳅在我国农村的沟渠、河流中十分常见。很多钓鱼爱好者在钓鱼的时候偶尔会钓上来,大部分都是在鲜鱼市场卖的——只有一部分人觉得好吃。干炒红烧都好吃,但有人觉得它常年生活在泥地里,肉腥脏脏的,不适合做菜...
一般来说,泥鳅是普通人印象中的一种小型水族,一般和小吃鱼、鳐鱼等“小杂鱼”差不多大。
老乡拍摄,下同
老乡:78年池塘没干。据了解,这条大泥鳅是这位湖南老乡在自家池塘钓鱼时钓到的。据他说,这个池塘“已经七八年没干了”。(长江君注: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人养殖或投放鱼苗的记录。)
其实在湖南农村也有很多类似的池塘,而且这个池塘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是里面有很多大鱼——我老乡还在里面钓鱼的时候,就用蚯蚓做诱饵钓到了一条七八斤的大鲶鱼。
不过之前在池塘里钓到的更大的泥鳅也就两三条,这条一斤多重的泥鳅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这条大泥鳅差不多有一个人的小臂那么长,据老乡估计有一斤多重。堪称“老泥鳅王”,不少前来看热闹的村民也大为惊讶。
泥鳅真的能长这么大吗?
其实有可能。长江君:我可能不信,泥鳅其实是一种“鲤形目”的鱼种,属于鲤形目、鲤形目、泥鳅科、泥鳅属。
但与其他鲤形目(如鲫鱼、鲤鱼、草鱼、军鱼等)相比。),Misgurnus的种类要少得多,全世界只有十几个种类。
鸟儿在沼泽地捕食泥鳅。
然而,不同种类泥鳅的生长速度和极限体型有显著差异。
比如长江君小时候在家乡的农村沟渠和稻田里抓到的泥鳅,大部分都属于原生泥鳅(真泥鳅),一般体型较小,生长缓慢。长江君见过更大的泥鳅不到三两条。
而大量栖息在西南金沙江、嘉陵江的附生泥鳅体型较小,有的只能有手指长(有一种虎皮泥鳅不在此列,能长到一两斤)。......
相对而言,近些年引进的一些“外来泥鳅”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比如上面这位老乡展示的“泥鳅王”,就是一条引进养殖的“台湾泥鳅”。
台湾泥鳅-资料图
这种外来泥鳅生命力强,生长快,比本地泥鳅更具竞争优势,因此近年来在泥鳅养殖业中颇受欢迎。
因为繁殖逃逸和人工放生(很多从市场上买来的泥鳅其实就是台湾泥鳅这样的外来物种),自从引入中国繁殖后,迅速入侵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泊,现在很多地方的自然水域都有这种外来泥鳅。
老乡:有人要买100块。这位老乡在自家池塘里捕捉到的这条“泥鳅王”,应该是从附近的养殖水面跑进池塘的,但不知道它在这个池塘里生活了多少年,才长成如此惊人的身材。
而这只“泥鳅王”也吸引了不少邻居的目光。很多人来看热闹-其中,有人拿出100元买下了这条“泥鳅王”。
".....我们本地的泥鳅一般都是和杂鱼一起卖的(沙塘黑鱼,麦穗鱼,马口鱼等。).十几块钱一斤,他出100块买的(这个)。也是因为这条泥鳅太大了。”
老乡说,在农村,这种体型惊人的“老泥鳅”会被视为“有灵性”之类的东西。有的人以为吃了大补,有的人会选择买了放生...
一条泥鳅100元不算少。毕竟不是稀有物种——严格来说是外来物种。
示意图
不过,这位老乡也说:“难得抓到,我准备自己试试,不卖了。”
这么大的泥鳅确实很奇怪,但是太大了也不一定好吃吧?红烧?似乎不太合适。.......
老司机们,你们见过这么大的泥鳅吗?
我们长江君来聊聊野生鱼,河流生态保护,野生鱼和水族馆的科普。欢迎你随时来找我们。如果你赞同我们的文章,请点击下面的小火箭,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