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设计图
彩灯成为民间秋色盛会、元宵灯节、中秋节等民间节日习俗必不可少的项目。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代佛山出秋色习俗就已经有“纸马火龙”、“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的情景。
佛山彩灯民俗的兴盛带旺了佛山的彩扎行业,从明代至民国时期,佛山彩扎行业十分兴旺。
佛山彩灯在民间俗称灯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2008年,佛山彩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佛山彩灯主要材料为竹篾、铁线、纱纸、各式绸布、剪纸图案、各色颜料以及照明器材,按不同用料,可分为竹织灯笼、纱灯、剪纸灯、秋色特艺灯等佛山彩灯制作分设计、扎廊、扪衬、装配四大工序。
佛山彩灯品类、灯型繁多,品类丰富,题材广泛,以喜庆丰收、吉祥纳福及戏剧人物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有富贵灯、龙船灯、宝塔灯、人物动物灯、亭台楼阁灯、花鸟虫鱼瓜果灯等等,白天五彩缤纷,夜间通透明亮,彩光艳丽。
具有代表性的头牌彩灯,灯高数米,三层亭台楼阁,大灯中有小灯,主灯之外有衬灯,人物龙麒、瑞普彩鸟、宝塔莲座、彩凤交飞、山水书画集于一体,彩扎工艺之精美玲珑,堪为罕见。
佛山彩灯是民间艺术与民间习俗相结合的艺术品。在佛山传统习俗中,凡年前添丁得子者,于年宵灯节时在家中厅堂以及本族祠堂挂灯(佛山俗音“灯”与“丁”谐音),俗称报丁,视为入族。家有男丁者,每年灯节都要更换新灯,即香灯延续之意。为此,人们都十分重视年宵灯节的挂灯习俗,流传数百年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