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接收精彩内容、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早睡早起是我们从小就听到的健康生活习惯,但是你知道吗,早起并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生活方式,都会影响到我们应该选择的最佳起床时间。那么,早上到底几点起床最健康呢?不是5点也不是7点!50岁以上的人最好看看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为什么要早起?
早起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早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精力和效率。研究发现,早起者的精力比较旺盛,脑子也更加的清楚,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有更高的注意力,更快的反应力。
还能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早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人体各方面的机能,增强抗击病毒入侵的能力,提高免疫力。此外,还有两个间接的作用。
早起的人有充足的时间自由支配,比如适当做些晨练,不仅不会发胖,还能拥有苗条身材。而晚睡晚起的人则更容易导致肥胖和内分泌失调。早起的人还能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提前准备当天的计划,做事更有条理,很少手忙脚乱,自然焦虑情绪会更少。
二、什么时候起床才算早起?
那么,什么时候起床才算早起呢?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实际状况和生物钟都不太一样。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夜猫子”,晚上精神最好;有些人则可能是“晨型人”,早上最有活力。
所以,并没有非要几点起床才更健康,自己身体舒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但是一般来说,早上6—7点起床,晚上10—11点睡觉是比较合理的作息时间段。这样可以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时间,也可以顺应自然生理规律。
三、50岁以上的人应该怎么早起?
对于50岁以上的人来说,早起的好处更加明显,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早起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和缓解这些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50岁以上的人早起也要注意不要太早起床。有些中老年人常常早上天刚亮就起床了,甚至有些人还会在凌晨四五点就起来锻炼。这样其实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为这个时候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低,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较高。
而且这个时候身体的血压和血糖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如果突然起床运动,可能会引发心肌梗塞、脑出血等危险。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人最好在早上6点以后再起床。
50岁以上的人刚从沉睡中醒来,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完全适应恢复,如果立刻起身下床,可能会造成血压波动、头晕眼花等不适。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人在醒来后先躺在床上伸伸懒腰,活动下四肢,让身体自然苏醒,再起身下床。
50岁以上的人早起后可以适当做些晨练,比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机能。但是要避免做太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跳绳、打球等,这些运动可能会给心脏和关节带来过大的负担。
另外,心脑血管不好、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先吃些东西垫一下肚子,比如燕麦、香蕉等,再进行训练。
结语
总结一下,早起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提高精力和效率、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好身材、提高幸福感等。但是早起并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物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一般来说,早上6—7点起床是比较合理的。对于50岁以上的人来说,早起更加重要,但也要注意不要太早、太快、太剧烈地起床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