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一个未成年女孩怀孕了,去做流产手术,不仅觉得理所当然,更过分是还理直气壮的去怼医生和她的妈妈。
“大清都亡了好几年了,你们医生的思想真可怕!”
“我都做了好几次了,不就睡一觉的事儿么?”
“签还是不签,不签我就把他生下来!”
这些话让父母们听都会心如刀割!
难以想象,这样的事情竟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发生。
今天在百度搜索未成年女孩堕胎流产,竟然有300多万的相关结果。
2013年,国家人口***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了一组报告:平均每年,中国人工流产的次数已达 1300 万人次,并且还在持续攀升中,且低龄化人群不断增多。
2015年10月发表在英国的《柳叶刀》**的一项研究称,在2013年流产的中国女性中,有37%的人是第二次堕胎,29%的人则是第三次或者更多次堕胎。
虽然我们经常说性教育,性教育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似乎并没有多少人重视。
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少女意外怀孕,成为医院人流的常客,他们对于流产,习以为常,但对于多次流产会产生什么后果却不自知。
多次流产会有哪些后果:
1.****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平均有800余万例次人工流产,人流率达29.3%,重复流产4次导致的不孕发生率高达92%。
2.习惯性流产
反复人流容易造成子宫机能下降,如宫腔粘连、内分泌失调、宫颈口损伤等,从而造成习惯性流产的风险。
3.**感染增加
流产次数越多,患宫外孕的危险也就越大,抢救不及时会造成大出血、休克,严重的话会因此而切除输卵管、子宫等。
4.患上乳腺疾病风险增加
有研究显示,第一次怀孕就做人工流产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比正常女性高30% - 50%。
5.心理健康
流产手术之后,女性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负罪感、恐惧感等情绪,因为人流之后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比如**流血不干净、术后感染等会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有些女孩不是自愿去做流产手术,那必然会产生一些列负面情绪,若无开导很容易就会陷入抑郁的情绪。
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
正确的性教育很重要
“我都做了好几次了,不就睡一觉的事儿么?”
孩子随意的一句话,不禁让人反思:我们真的给孩子正确的性教育了吗?
虽然现在人们对于性的态度变得**和包容,但是性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
因为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性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谈性变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性风险。
所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重视性教育,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保护和安全感。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有不同的性教育:
图片来源:《我从哪里来》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共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四分之一的儿童,在 16 岁前遭受过性暴力。
14岁之后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荷尔蒙开始苏醒,我们更多的重点是要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是正常的,在性安全和性卫生之上也要下功夫。
在这一阶段,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以下内容。
1.什么是爱情。
2.对熟人、亲人的性伤害、性骚扰拒绝方法。
3.未成年怀孕、堕胎的问题、了解婚前性行为的责任与后果
4.避孕和**防治
因为孩子不了解关于性方面知识,所以必然会产生好奇心理,如果家长没有利用好这个阶段去教育孩子认识性,认识爱,必然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任何与性有关的,都不可耻。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认识它,教育孩子要保护好自己。
教育孩子,要有底线
宝宝,你听听医生说的话好不好?
是为你好的,
你要听医生的话。
字里行间能让人感受到这位***小心翼翼,想让孩子听话却又害怕孩子生气的复杂心理。
可以想象的到孩子与父母平时的相处方式是孩子只要有要求,父母必然是答应的,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千依百顺。”
父母的溺爱,对于孩子只能是蜜糖**,外表甜美可口,内里包裹着致命的毒药。
无底线的纵容孩子只能将孩子养成任意妄为的性子,受到社会的惩罚。
爱孩子,是每位父母的本能。
但教育好孩子更是每个父母的责任,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否则最后伤到的还是我们父母和孩子。
比如前几年很多未成年人怀孕,在各大网络平台直播、发布相关视频:
16岁的小姑娘晒出高高隆起的孕肚,配文是:快5个月了,给个祝福吧。
14岁怀孕,15岁当***女孩在网上晒出弟弟然后配文:你才刚读幼儿园,我却已经是为人父母了...
14岁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直播炫耀怀孕...
14岁妈妈直播自己怀孕的肚子....
除了这些,还有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抗挫折能力、承担责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等。
现在的家长都喜欢用这些话给孩子当挡箭牌: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他这么小,你和他计较什么”;
“小时候都很调皮的,长大了就好了”;
“等你有了孩子,就明白了。”
却不知道这是变相的纵容孩子。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
大家还记得孙小果吗?
一个毫无人性的恶魔,一生都在作奸犯科。
1994年,光天化日之下,17岁的孙小果和其他4名男子公然**2名女子至郊外**;
1997年刑期未满的孙小果再次犯下**案,先后**未满18岁少女,其中一位未满14岁;
除此之外,他还非法囚禁、施暴女性,用牙签戳刺**,烟头烫手臂;
为了空姐,把一个男性的膀胱踢碎,造成二级重伤;
数不清的罪恶,手段令人发指。
而这一切的恶果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孙鹤予的纵容和溺爱。
他想参军,但是年龄不够,他的妈妈通过关系把年龄改成18岁。
这次的行为,他意识到只要妈妈在,就可以无法无天。
1994年犯罪被捕,孙鹤予利用职权又把孙小果的年纪改回17岁。
由于不满意孩子被判三年的决定,托关系给孙小果办理取保候审和保外就医。
1998年因犯罪情节恶劣,被******,立即执行。
你以为恶魔会就此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吗?
不。
孙鹤予拜托他的继父李桥忠,通过一系列的*作把孙小果的判决从**到死缓,最终改判成20年****。
2010年孙小果出狱。
连**都可以逃脱,还怕什么呢?
出狱后的孙小果改名李林宸,继续作恶。
开着酒吧夜店,成了昆明夜场有名的“大李总”。
而孙鹤予不仅没有教育他,还给孩子买豪车、别墅、给他开公司。
一切在2018年迎来转机,孙小果为了一个空姐,把一位男性的膀胱踢裂,造成了二级重伤。
随后被捕。
这一次孙小果再也没有逃脱的机会了,再也没有人给他收拾烂摊子了。
因为孙鹤予和继父均被捕。
2020年,孙小果被执行**,恶贯满盈的他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孙鹤予一次次的包庇、纵容,将孙小果推入了犯罪的深渊。
她不知道无底线的纵容不是爱,而是毒。
有句话说:父母的底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孙鹤予和李桥忠毫无底线的溺爱,养出了孙小果这样的恶魔,为祸人间。
真正对孩子好的爱是严而有度,爱而不宠。
不敬畏生命
是世间最大的恶
这个00后女孩威胁父母说道:“不签人工流产手术协议书,我就把他生下来,以后你们养行不行啊”。
看到这句话,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一个只知道堕胎的母亲、一个只会不耐烦的母亲。
她不知道孩子出生后,自己是有养育的责任;
她不知道堕胎可能会导致自己面临****的风险;
她也不知道生命的珍贵性,并不是随口说生就生。
毕淑敏《敬畏生命》中有一句话:“生命的意愿是生存,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
2012年,广西13岁少女因嫉妒同学长得漂亮,杀害同学并分尸,被判赔10.8万收容教育3年。
2015年,湖南邵阳三少年弑师案,送往工读学校劳动教养;
2018年,12岁男孩因不服管教杀母,被当庭释放。
一个熊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故意推倒孕妇亲戚,只是想看她会不会流产,事后没有丝毫意识到自己错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之于我们也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同时生孩子并不是嘴上说说。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一种责任,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以及承担责任的能力,最好不要走这条路。
当你决定生下孩子时候,意味着:
你愿意承担生育的风险,愿意面对生育后所产生的涨奶疼、伤口疼、子宫收缩疼、腹直肌分离等问题;
你愿意承担教育和养育他的责任,教他为人处事,引领他成长,让他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大人。;
你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莫言曾说:
现在有很多父母将孩子的坏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的身上,就是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最好的教育,从来都不在嘴巴里。
父母的言行才是孩子最好的表率,正人先正己。
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孩子也在教我们如何去爱与接纳,成为更好的爸爸妈妈。
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做好孩子的引路者、领航人,成为孩子爱的导师,把孩子带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