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以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国家相继**二胎,三胎,甚至史无前例的将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的地位等同起来,一些地区也下发了生育补贴,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的刺激年轻人生育。
一套*作下来,结果却不尽人意,别说二胎,三胎,很多人连一胎都不愿意生,2022年国家也首次公布了中国人口呈现负增长,生育率也跌破了百分之一。
除了人们所普遍认为的经济原因,还有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一、真实的三胎妈妈是如何生活的?
相信不少人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这样的账号,比如三胎宝宝的超级妈妈,家里七个孩子的南方夫妇,或者双胞胎的父母。
大家只看到了镜头前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父母们承欢膝下的美好画面,但真实的事又是怎样的?
三胎宝贝的却说不完的心酸事,名**晓,一路求学、求职来到了大城市扎根,和丈夫相识,相恋,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后,在度蜜月中意外怀孕。
这是首胎,虽然两个人都没有做好准备,但是作为天赐的礼物,他们硬着头皮生了下来。
两个家族也迎来了第一个小宝贝,全家人都沉浸在欢乐和喜庆中,婆婆更是亲自上阵,从生产前到坐月子,婆婆尽心照顾,也让春晓减轻了很多压力。
两个人目前有一套房子,还的月供,但是好在双职工家庭压力不算太大,生下这个孩子,偶尔还有公婆施以援手,但是没想到,第二胎却意外的怀上了。
对于这一台引起了家里的争议,先是妈妈和婆婆旁敲侧击希望春晓不要生,两个人在城市中生活,现在生了一个孩子,父母不算年老,能够帮助。
但毕竟第一个孩子也才不到一岁,再生一个,两个人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会成倍的增长。
春晓也在犹豫,但却因为父亲的坚决反对,更让春晓下定了生育的决心,二胎生下之后,婆婆就**了,同时照顾两个孩子,的确身体吃不消。
小两口的积蓄也在被掏空,但后面接踵而至的就是意外的三胎,因为大儿子上学还要购买学区房,一切让两个人变得捉襟见肘,连双方父母慢慢的不再帮助。
为了全心照顾孩子,春晓也辞去了工作,拍起了短视频补贴家用。可以说如今的生活和曾经春晓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不知道他如果能够再次选择,又是否会重新来过。
二、生育成本与观念让女性拒绝
养娃成本是当代年轻人对于生育最大的担心,父母们总是催婚催生,在他们看来,生个孩子还和过去七八十年代一样,哪怕是吃面糊,用尿布,就能健康成长。
但实际情况是从怀孕那一刻,就打开了积蓄的水龙头,各种保胎产品、保育课程、月子中心、孩子的高档奶粉,都注定了穷养是不可能的。
而这也仅仅是生育过程,在城市中新婚的年轻人还要面临着房贷车贷压力,减去固定的开支,只剩下薄薄的积蓄,而生一个孩子的意味着就连这点积蓄恐怕都不够。
从生孩子到他长大**,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都将无偿付出,令年轻人恐惧的不是孩子,而是难以为继的未来生活。
其次,现代年轻人的观念改变了,传承香火不是结婚的最终目的,不少年轻人表示相比较有狼狈的一家三口,他更喜欢过着浪漫的二人生活。
彼此之间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加上女性地位的提高,大部分男性不会再将女性作为生育工具,在生育上更加尊重女性的意见。
而现在的年轻女性为了容貌、身材、工作、职业前景、自由,这些都能成为不愿意生孩子的绝好理由。
三、政策与制度应该更好的引导
最后,国家下发了诸多的政策利好,各种鼓励的口号和宣传铺天盖地,但却没有为年轻人做好生育二胎,三胎的兜底机制,尤其作为职场女性,生孩子几乎意味着断送职业生涯。
同样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朝分娩回到解放前,有些在事业的上升期,而很多企业在用人时也会以是否有了孩子,为晋升的参考。
在他们看来,结了婚还没生孩子,那么将来必定要因为家庭、孩子付出更多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女性不敢生孩子。
除了企业的歧视和区别对待,对于鼓励生育的现金补贴也显得无济于事,高昂的育儿成本,让年轻人对于区区几千块的补贴不为所动。
这也就有了“生的起养不起”“生孩子是富人的权利”等等说法,要想真的挽救生育率危机,个人,社会,国家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