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陋习抢婚。
十四岁的初中女生被当众抢走做新娘,撕心裂肺的哭声回荡在整个村庄。围观的人不少,但大家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甚至她的父亲还笑着拍手叫好。没有一个人出手阻拦,即便努力的挣扎竭力的喊叫,甚至衣服都被撕破了。绝望的她拼命的向亲人求救,但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拦。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很恐怖?这不是电影里的桥段,而是每年要在赫蒙族上演的丑恶现象。
这里是越南北部的山区,当地有个社会陋习风俗抢婚,在这里只要你还是单身就不怕娶不到婆娘,简直是女人的地狱,男人的天堂。更为可恶的是抢婚一旦发生父母还能袖手旁观的跟个陌生人一样看戏。
人间悲剧也莫过于此。这部影片是越南女导演何黎艳深入粤北山区跟拍三年,积累了一百多个小时素材拍出的纪实纪录片《迷雾中的孩子》,豆瓣评分八点七。据说没有一位女性可以心平气和看完这部纪录片到底是什么样的道德沦丧以及人性的扭曲造就了这种奇葩恶俗。
连拍摄本片的导演差点都搭了进去。在很多愚昧偏僻的地区甚至把这奇葩陋习冠冕堂皇地定在了过年期间。这种用风俗当做遮羞布实则违背妇女意愿干着违法荒谬勾当的行为,在当今的时代也屡见不鲜。在当地赫蒙族抢婚的陋习已经根深蒂固,就连小女孩平时玩的过家家都是抢婚的游戏。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赫蒙族的祖先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十七世纪初我国云南、广西的一些苗族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了北越,由原来的苗族改名为赫蒙族。在古籍《老学庵笔记》卷四有载,嫁娶先密约,乃伺女于路,劫妇以归,亦怒争叫号求救。
其实皆伪也的记载,大概意思就是女方与男方情投意合互相约好的前提下才会抢婚,是你情我愿发生。抢婚不但给婚礼增加乐趣,还使得婚礼更加热闹。并经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嫁娶仪式。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抢婚已经完全变了最初的模样,尤其是落后的越南赫蒙族。每年到了越南的春节,或者一些重大的节日,就成为了男人脱单的好日子。有些冲动的年轻人,如果看上一个女孩,不管认不认识,不管愿不愿意,便直接动手开枪,甚至连正在读小学的,也在这种传统氛围的启蒙中,对女孩毛手毛脚,假装成大人模样,玩着抢婚的游戏。
这种丑陋的抢婚习俗是怎么来的?本期视频将为你揭秘,主人公叫小琪,是位越北的赫蒙族姑娘,11岁时的她,还在和小伙伴们玩着抢婚的游戏。在天真的孩子们眼里,这似乎是件稀松平常的小事。
当地几乎所有的妇女,也是以这种方式结的婚。甚至妇女和女孩把抢婚当成了日常的谈资,在一起聊天时,会大方的谈论性和婚姻生活。你不喜欢他的话就逃跑,如果那个太小了也要跑,你最好先检查尺寸。
此外当地的赫蒙族不论男女,大多数人都有酗酒习惯,尤其是男性更是嗜酒如命。小琪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酒蒙子,对家里所有的事不管不顾,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
小琪有个姐姐在读高一那年被抢走了,当天她的母亲喝醉了,后来发现姐姐很多天没有回家,以为回了寄宿学校,直到母亲联系到姐姐,对着电话一直哭时,才知道女儿被人绑架了,而且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小琪对着导演镜头,说起姐姐的故事时,总是笑得没心没肺,殊不知,这个悲剧不久后会在自己身上上演。14岁女孩正在被人绑架,凶手是男友,帮凶居然是父母。这是当地饱受争议的抢婚习俗,而走到这一步,居然是小女孩自己酿成的大错。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接着往下看。正在上初中的女生小琪,虽然家里穷,但学习成绩不错,还是学校会议开幕式的旗手。相比其姐姐被抢婚的悲惨遭遇,年轻的小琪算是比较幸运的。偏僻村落的孩子虽然有书读,但干不完的农活,却成为了她们旷课的借口,学校无奈之下定了规矩,孩子每旷一节课,父母就得被罚款3元钱。家里不富裕的小琪很珍惜当下上学的机会。
随着智能手机走进这个山村,小琪也能在小小的屏幕里了解山村外面的世界。14岁的女孩难免情窦初开,小琪也学会了网恋,在男生花言巧语的狂轰乱炸下,没有经验的小女孩很快沉沦了,甚至还会偷拿母亲的首饰换成钱给网恋男友,但发现对方出轨后又潇洒的提分手高呼"我自由了"。这种敢爱敢恨的态度甚至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她还非常顾家。放学回家之后把书包一扔就去帮妈妈喂猪、种地挑水,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赫蒙族传统的新年要举行聚会,村庄的年轻人都会出门,沾沾节日的喜庆,活泼的女孩成群结队在一起嬉笑打闹更是成为了集会上靓丽的风景线。小琪也和往年一样是其中的一员。聚会上小琪认识了一个小男孩,年龄相仿的两人有许多话题可聊,但这个看起来绿色无公害的小男孩却将小齐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聚会结束后,没有聊尽兴的小齐被男孩拉着向人烟稀少的地方走去。导演发现了这种行为有些反常,出面制止:这么长时间你们跑哪里去了,没那么久了,不要跟着我们。你说什么?你要把小琪带去哪里,一句我很正派。不会绑架她,绝对不会绑架她。导演也被这俩小年轻整不会了,这才没有继续跟拍上去。
然而当小琪的母亲发现女儿很晚都没有回家时,连忙拨通女儿的电话,这才发现女儿被绑架了,而且是自愿去了男孩家里。当导演劝说小琪的父母将女儿接回来时却被当场拒绝了,真是穷要面子死受罪。当导演说自己可以把小琪接回来时也被小琪父亲拒绝了。
接着小琪的父亲得意洋洋的讲述了他的光辉往事。如何在一个普通的下午把妻子绑架回家?这里很多的女性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就像是在开盲盒,导演是个90后的小女孩。听完这些奇葩规定深深的无力感也让她红了眼眶。镜头下小琪的母亲边哭边告诉导演说自己的女儿就是咎由自取,没人逼他跟那个男人走。而小琪的父亲竟厚颜无耻的开起了母亲的玩笑。
对于小琪的母亲婚姻是人生悲剧的开始,丈夫整天无所事事,除了酗酒外既不干活也不管教子女,是个只会打骂妻子的软蛋。母亲担心女儿被绑架后没有人来帮她分担繁重的农活,更担心女儿会重蹈她的覆辙。虽然母子俩经常斗嘴,但她可不愿意让小女儿沦为这荒谬习俗的牺牲品。
为了保护女儿她再次打通小琪的电话,并嘱咐小琪一定要勒紧腰带,不要让男孩碰她。还没说完对面就挂了电话,第二天男方家长登门拜访。与其说是提亲还不如说是通知小琪的母亲试图拒绝,但她的地位根本微不足道,只能硬着头皮接过对方递来的酒。
听着对方对婚事的安排,见钱眼开的父亲巴不得早日将女儿换成生活里所需的物资。最终小琪被以20斤鸡肉、200斤猪肉、200升酒,2000块彩礼的价格卖给了男方。听到彩礼这么丰厚,小琪的母亲也没有了昨天的担心。
吃饭聊天中双方家长似乎达成了交易,但小琪的母亲还是不放心给女儿打去了电话,当得知女儿的公公也是个十足的酒鬼,而且比自己的父亲还要杰出。小琪根本不愿意和这个男孩结婚,但碍于彩礼的诱惑,小琪的母亲只能安慰女儿让女儿现在考虑清楚要不要结婚。荒谬的习俗中父母竟然成了摆设,无法干预这人间惨剧的发生。次日当导演跟随小琪母亲来到男方家时,就看见了坐在房间泪流不止的小琪,14岁初中女生被当众抢走做新娘。父母眼睁睁的看着却无能为力,女孩哭的撕心裂肺拼命挣扎,但还是让人从屋内拽了出来。
纪录片导演都看不下去了,试图阻拦差点被男方家人推翻在了地上。这不是拍电影,而是被镜头记录下来的越南抢婚绑架的现场。
可能是导演的劝说,母亲象征性地询问了小齐是否愿意结婚。当小齐将自己不想结婚的想法告诉母亲后,却没有得到母亲的支持,甚至还和男方家白起宴席。无奈的小齐只好逃回了学校寻找老师的帮助。喝醉了的小齐母亲直接追到了学校里,老师试图劝说:庇护自己的学生却抵挡不过一个耍酒疯的母亲。
他甚至觉得女儿躲在学校就是给家里丢人,不顾老师阻拦,生生将小齐拽回了家。学校方面不能见死不救,得知此事后启动了紧急保护方案,跟随他们到了小齐家三方进行了友好访谈,从增量的餐具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学校和人民委员会还是很给面子的。委员会的人也很直接,男女双方都没有到法定年龄,根据同意罪父母也会受到牵连,生下的孩子也不会拿到出生证明。
经过普法人员的轮番劝说:小齐虽然有了底气,但并不能改变这件事情的结果。双方父母依然坚持两个孩子亲事。吃完饭男孩以协商为由留宿在了小齐家里。殊不知这是引狼入室。如果想彻底终结这段婚事男女双方就得喝下分手酒,结婚则是交杯酒。但抢婚一旦发生,如果男方被拒绝就会沦为族人的长柄,永远抬不起头。
所以男孩一直不愿放弃这门婚事,希望小齐能够好好考虑清楚喝的烂醉如泥的父亲趁着酒精告诫小齐晚上不要逃跑。镜头下的小男孩坐在火堆前,若有所所思,小齐把房间留给了男,自己和导演睡。当他整理床铺时突然开口问导演谢谢。
当晚小齐和导演聊了许久,小齐本来想着先和男孩从朋友做起压根,没想过要嫁给这个男孩,更没想到对方竟然认真了。他一边剪着指甲,一边骂自己是如此的鲁莽。显然他根本不了解在赫蒙族他这样做的后果。紧接着小齐说出了不想结婚的原因。小女孩的心愿就是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让自己和母亲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男孩像牛皮糖一样经常出现在女孩家里无助的小齐再次找到老师寻求帮助,并且表明了自己不会嫁人的决心。老师告诉小齐学校里也有女生有相同经历,但没有像小齐一样顶住压力。那个女孩没有选择逃魂,他觉得逃跑会丢父母的脸,村里人也会说他没家教。
他们很遵守那些老传统,女人必须服务丈夫做饭打扫。喂猪过得很惨。小齐告诉老师,男孩不愿意喝分手酒,走之前还说会再次回来。
经过小齐多天的坚持,也让母亲对结婚事情有了动摇,但没想到的是母女俩刚有所缓,和就迎来了视频开头的一幕,抢婚还是发生了。男方眼看劝说无果后也就没有了侧面。他们试图强行带走小齐,家人在一旁坚默不语,纪录片不应对记录的对象做任何的更改。但导演实在看不下去了,试图阻止这场悲剧,却遭到南方奶奶的阻拦。摄影机差点都被打翻了。父母只是冷漠的看着,周围的村民也只是在看热闹。绝望的小齐只能向正在拍摄的导演求救救我,导演忍无可忍。最后出手把小齐救了下来。大家看着正在拍摄的摄像机,也只好作罢。男孩不甘心的和小齐喝下分手酒,双方结束关系。小齐也得以重新回学校读书。小齐是幸运的,因为他在被绑走的时候身边有人出手阻拦,阻止了小齐再次找到老师寻求帮助,并且表明了自己不会嫁人的决心。老师告诉小齐学校里也有女生有相同经历,但没有像小齐一样顶住压力,那个女孩没有选择逃活,他觉得逃活,他觉得逃活会丢父母的脸,村里人也会说他没家教。他们很遵守那些老传统,女人必须服务丈夫,做饭打扫。
但问题是又有多少赫蒙族姑娘能有这样幸运呢?在看不见的角落,无数赫蒙族姑娘就被人抢走,被强迫发生关系,生下孩子最后在厨房和地里度过一生。按理说自己是受害者,大概率不愿意看孩子跟着受罪。但小齐妈妈不仅没保护孩子,甚至还主动把孩子推向深渊。或许这也是整个片子里最残酷的一处伏笔。
在这座大山里面抢新娘已经是一套根深蒂固的规则,所有人只是麻木地响,应这个规则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受害者会变成加害者,加害者制造新的受害者,代代相传永远循环。或许就像本片的片名那样,他们都是迷雾中的孩子,在迷雾中他们的血泪令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