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已经提到了工厂食堂和厂服,这篇我就重点说说打工人的衣食住行吧。
衣
一般来说稍微正式一点的工厂都有自己的工装或者叫厂服,但是肯定不叫制服。因为厂服一般款式单一,颜色较深 做工也不是太好, 主要是为了便于区分管理。 我服务过的三家台资企业,厂服也是分普工和行政的。 员工都是穿蓝色或者灰色工衣, 质量也比较差。 但是办公室岗位的大部分是白衬衫,女生有的还有深色短裙。 这就是以前流行说的白领阶层吧。
对于打工人来说,对工衣也有说不出的感情,务实节俭的人觉得挺好的,可以省不少买衣服的钱,但是对有个性注重外表的人来说就不太愿意了,尤其是女孩子 毕竟人靠衣装马靠鞍,如果你哪天在流水线上看见一个妹子长得非常好看, 那就娶了吧,因为她一定是真的很漂亮。
我个人穿过和见过很多不同款式的厂服,总体上来说,在一个公司不应该分不同种类 不利于员工的心理情感, 另外厂服的质量和款式也尽量做好一点(当然有些电子厂是静电衣 而且包裹很严实 那就没撤了), 新闻上经常看到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在不同场合都穿厂服,比亚迪的厂服设计确实蛮好看的。 顺便说一下,日韩企业员工也是很喜欢穿厂服,以前韩国人来出差还穿厂服。
食
工厂招人绝大多数都是包吃包住,但是打工人的食堂只能说能填饱肚子吧。民以食为天,如果吃的太差或者吃不饱 员工肯定是要闹意见的。 我在东莞实习那家工厂做标签类,工人不多,有自己的厨师,然后工厂200多人轮流早上跟厨师去菜市场买当天的菜,这样挺好的,员工有参与感。至少一年中能吃上一次自己买的菜。
但是大工厂这套肯定不行了,因为食堂基本都是外包的, 跟大学校食堂一样,今年大学食堂频频出现异常事件。 其实工厂食堂问题更多,员工吃到虫子苍蝇杂物等是常事。而且那个大锅菜基本没有味道,员工投诉菜没有味道,公司会说众口难调啊 没有标准确实不能怎么样。 但是如果饭菜有异物虫子苍蝇,这样大伙就激动了。 所以一般工厂都尽量避免这种问题,要求承包食堂严抓这块,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多年前遇到最离谱的艺装饰了,在上海英业达某个食堂 员工的青菜里有一条小蛇了。那时候智能手机没有普及 网络远没有现在发达。 员工应该是用相机拍的 通过电子邮箱群发的,内部发了之后还带了外部,发了很多公司,到我们公司邮箱收到后,里面转发的有 AMD,三星的等很多牛逼企业, 当时也算是吃了个大瓜。
现在工厂的食堂理论上比以前好很多,不管就餐环境还是菜品,但是口味肯定还是很难让人满意,为此鸡贼的行政,总务等后勤部门,引进了很多新模式,比如自助,外面窗口啊。 比之前台资搞干部餐厅人性化一点, 但是你的用餐预算就多了, 虽然还是含口号包吃包住,但是员工想吃得好就得额外多花钱。
住
住就是 员工宿舍,随着社会的进步,条件肯定是越来越好。 我第一家实习公司 入职的时候给我安排一间宿舍,我现在都没搞清住多少人 总之就是一间稍微大一点房,摆满了双层床,剩下就是过道了,一层一个卫生间,条件相当的恶劣 如果白夜班错开人还好点,遇到放假全是人,我后来找了总务,换了一个八人间的。
正常来说现在普工基本都是6~8人间了,而且有单独卫生间和衣柜空调了,放在以前都很奢侈了, 职员工程师以上一般都4人间,条件稍微好点有桌子和自己的一些空间了。 到了课/科级一般2人间, 到了部门主管基本就可以申请单人间了。
当然即便是单人间,还是在公司的管理下有各种约束条件,所以有很多人还是喜欢到外面租房子,那样更自由一些。
如果你们贵司的老板 董事长 总经理 CEO,住在公司宿舍,穿着厂服,经常去员工食堂吃饭,那贵司一定是个好公司,老板也非常不错。
行
打工人的行,比较少了,因为放假很少,周末一般也就在家休息。 长假回家 以前都是挤火车或者坐长途汽车。 现在都是高铁,私家车了。火车除了挤一点其他还好。 但是长途汽车就是坑了。 我以前从老家县城坐长途去苏州/上海一带。 虽然是正紧车站发的车,但是根本就不是正紧人开的车, 据了解都承包给私人了 且还有点黑社会性质。 车子开到一半 南京必须要到一家黑饭店吃饭。 又贵又难吃,不吃也得进去,跟那种廉价旅游团一样 必须进店消费。 而司机们则可以去开小灶。 也有一些人抗议吵吵,根本没人理 那就不吃 在里面待着别走。 到终点站再吃吧。
印象中还有一次应该是08年大雪那年,上车后司机坐地起价 票价直接翻倍。 理由是下大雪了,车子跑的次数少了不赚钱。 不加价就请下午。总之他们的损失必须立刻转移到乘客身上。所以说现在路上虽然堵车比较严重,至少不会受以前那些鸟气了。 相应的各地方中长途汽车站已经非常落寞,门口罗雀了。 这既是历史潮流吧!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