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3年,农村的宅基地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执行的标准是“两改三不拆”,农民们也应该知道中央政府的一号文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农村政策也已经大致落实了。
宅基地改革的核心是新的改革标准,也就是“两改三不拆”,具体就是要对危房进行改造,但不可以私自拆除,同时也要对农村老旧的厕所进行改造。
宅基地改革注重农民的实际利益,不再实行过去一些地区的“一刀切”政策,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符合宅基地管理办法的房屋属于农民的合法财产,严禁随意拆除,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此外,今年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切实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两改之一:新的政策规定,农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宅基地内的房屋进行扩建、重建等改造,但占地面积不超过原宅基地面积,同时也可以采用局部拆除、加建等方式来改造,以便改善居住环境和老旧房屋的状况。
对于存在危险的房屋,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会被集体收回,如果有继承人则需要进行改造。
两改之二:农村的厕所改造也得到重视。对于一些老旧的露天厕所,政府将引导农民在自家庭院新建改造美观实用的厕所,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农村厕所改造已经开始推进,新改户将使用入院入室的厕所,而公共厕所的规划和布局也将进行合理规划,以提高卫生厕所的普及率。
为了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形象,国家推行了“厕所革命”行动,对农村厕所进行改革,这项行动已持续多年,但推进过程并不顺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建在宅基地之外的户外厕所必须要拆除,这是“三不拆”政策的要求之一。
“三不拆”政策的主要规定包括:1不拆、符合《宅基地管理办法》规定的房屋,即合法建在自家宅基地上的房屋,都是农民的合法财产,不得随意拆除。保障农民的居住权益。
2不拆、符合“一户一宅”标准的农民,其房屋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只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即可合法,不得拆除。
3不拆、超出宅基地面积的建筑属于违规行为,应根据地方政府制定的宅基地管理规定进行处理,确保规划内的宅基地使用符合要求。如超出部分不大可考虑协商处理,如缴纳地租或增加公益性设施等方式进行认定。
注意,违反这一政策的行为将可能面临罚款或强制拆除的处罚。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规划内的建筑,遵守法律相关规定,积极参与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的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分享,评论,打赏,最后记得关注!
点击了解往期精彩内容:
一号文件已经明确了,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自建房:两改三不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