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殉”,顾名思义,就是用活人殉葬,死亡的贵族、统治者渴望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着有人伺候和奉养的好日子,于是便把生前供他们役使的奴仆、嫔妃、婢女甚至将领杀掉,跟自己一同埋进地下。这无疑是一种残忍之至、邪恶至极的做法。
秦始皇时期,则凡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负责建造坟墓的工匠——尤其那些制造防止盗墓的机关的工匠们,在秦始皇陵落成的那一天也被悉数赶进坟墓内活埋,“当时死者,当不下数万人,暴秦之虐,不特始作俑者,皆为苛政,且愈用愈多,杀人如蝼蚁,可谓酷也!历代人君相沿,用之千余年……”
在千余年的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被当做陪葬品,跟那些帝王将相一起埋进了地下。
说起明英宗废除“人殉”,很少被正史提及的原因是: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钱皇后。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满朝文武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惊慌失措,一种是想着在拥立朱祁钰的过程中官升三级,还有一种想着保卫国家,几乎没有人想到被俘的朱祁镇,除了他的结发妻子钱皇后。这个从十六岁嫁给朱祁镇的女人,为了营救丈夫,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拿了出来,由于没日没夜的哭泣和跪地祈祷丈夫平安,她一只眼睛瞎了,一条腿也残疾了。等到丈夫被赎回后,又跟他一起被关进了冰冷的南宫,过着一种实质上是囚禁的日子。明代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里记载:“闻英宗为太上时,钱后至手作女红,卖以供玉食。”也就是说钱皇后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为了换一点吃的,必须拖着病体做一些手工活儿、丝织绣品拿出去卖钱。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英宗和钱皇后这一对患难夫妻的感情,是怎样的相濡以沫,生死与共。
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一病不起,知道自己很快将要死去,他唯一牵挂的就是钱皇后,由于钱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为了执掌后宫大权,很可能会要求钱皇后殉葬,而那时病残的钱皇后孤立无援,只能一死。英宗想起了父亲宣宗死后,回响在内宫里的哭声,于是将儿子朱见深叫来,郑重下旨道:“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无论做儿子还是做臣子,朱见深都只有服从的份儿,
钱皇后的命算是保住了,但还是受到了皇太后周氏的排挤和仇视,幸亏群臣誓死捍卫,钱皇后才得以淡然度日,并如愿以偿地与明英宗合葬。明宪宗临终时,效仿明英宗的做法,再次重申禁止殉葬,直至明亡,逼迫妃嫔殉葬之事几绝。为了保全一个女人,出于一个私心,明英宗废黜殉葬制度,无形中也保全了更多无辜女人,故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