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代,帝王一般都册立皇后。《白虎通·嫁娶》:“天子之妃谓之后何?后,君也,天下尊之,故谓之后”。意思也就是说,天子的妻子被称为皇后,享受天下人尊敬。中国古代的皇后制度起源于周朝时期,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形成制度,以至于有的天子仅以妃相称。
班固《汉书·外戚传》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为皇太后,祖母称为太皇太后,嫡称皇后,妾皆称美人。”由此可见,皇后制度到秦朝时期已经基本确立,汉朝只是承袭秦朝制度,进一步将后妃制度完善。而秦汉时期确立的皇后制度也影响到了以后的君主继承制度。
按照现有记载,秦人的立后制度在秦孝公时期就很受重视,立后,立嗣的制度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确立。后来随着秦国的发展,各种国家制度愈趋完善,秦朝统一之后则更加全面的建立起了各种制度,但后宫充盈的秦始皇却始终不见册立皇后,今天我们就简要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
第一就是秦始皇的性格,英雄人物哪能没有一点怪脾气呢!有人曾用“少恩而虎狼之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易轻食人”,“天性刚戾自用”,“怛而不信人”,“自任私智”来形容他,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他谁也不相信,只相信自己,因此对于要主持自己后宫的人他不敢轻易册立。
第二则是秦皇的漫漫长生路。秦始皇对于长生不老那是情有独钟,他四次东巡,三次都会见了徐福、卢生、韩终、石生、候公等术士,向他们请教如何求取长生不死药。后来,他还派遣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前往“蓬莱仙岛”求取不死药。
另外,秦始皇痴求长生,早已没了当年一统六国时的睿智,被一群术士们忽悠着每天搞长寿活动,炼丹吃药、房中术这一套活动。自以为在长生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在客观上却造成了“求长生而致短命”。原本以为既然能长生,什么时候立嗣、立后都可以,但长生之术却成了伐性之术,他也来不及立皇后了。
第三是家庭因素的影响。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母亲失德,淫乱后宫,还给秦始皇生了两个弟弟,为此,他把母亲赶出咸阳,至死都不曾让她再返回咸阳。因此后来有人分析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有包含“由怨母到仇视女人”这一条。
第四从册立皇后的标准来看。封建时代对于皇后的要求很高,正所谓“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所以选择皇后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唐高宗册立武则天之时,褚遂良等人拼死力谏,褚遂良说:立皇后应该“妙则天下令族”;韩瑷说:“皇后母仪万国,善恶由之,故嫫母辅佐皇帝,妲己倾覆殷王。”
他们的意思其实很明显,皇后将来是要母仪天下的,首先她的出身应该很重要,其次人品也很重要。再加上秦始皇一统六国,自认为功德已经超过三皇五帝,尽管他后宫充盈,但想要找一个配得上他功绩的皇后也是难上加难。
也是就上述原因的影响,秦王嬴政至死都没能册立皇后、太子。因此在沙丘丧亡之后,秦朝的权利出现真空,胡亥、赵高之流杀死长子扶苏,趁机夺权,秦朝政权自此落入一群只知道相互厮杀的阴谋家手中,断了嬴政王朝传承万世而不灭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