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人写文章,说杨戬是北宋六贼之一,跟蔡京高俅童贯合谋害死了宋江和卢俊义。但是看被赵构害死的太学生陈东的表章,却发现北宋六贼里根本就没有杨戬的名字,那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居然没有高俅,更没有杨戬。倒是那个“灌口二郎神杨戬”,在很多神怪小说中大名鼎鼎时好时坏。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杨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是他不会使三尖两刃刀,没长三只眼,也没牵着一条哮天犬,反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宦官死太监,而且很会拍“道君皇帝”宋徽宗的马屁。
有人把杨戬列为“北宋六贼”之一,那是把他跟他的继任者李彦闹混了。在《宋史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第二百二十七》中,杨戬是排在童贯之后、李彦之前,与童贯并称宋徽宗时期“文武两太监”,武太监自然就是打了很多仗并灭了方腊的童贯,文太监就是这个虽然没有三尖两刃刀和哮天犬,但却似乎真的长了三只眼的杨戬了——这一点咱们留在后面再说。
正史中的杨戬出生年代不详,死于宣和三年(1121年),被追赠为太师、吴国公(后来被宋钦宗收回封赠),下场可比被斩首的童贯、被斩首后又抄家的李彦好得多,可以说是徽钦两朝少有的善终奸臣之一。以一个宦官的残缺之身,杨戬当过彰化军节度使,总管过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还当过检校少保、太傅,而他被列为奸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跟太子赵桓(宋钦宗)不对付,曾想过扳倒太子(谋撼东宫),所以赵桓一继位就把死杨戬变成了平头老百姓(诏追戩所赠官爵)。
杨戬之所以能够成为政和宣和年间炙手可热的大太监并与童贯分庭抗礼,靠的就是两大绝招:一是善于拍马屁(善测伺人主意),二是善于搞工程,《宋史》记载杨戬:“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龙德宫,皆为提举。”因为功臣质量过关,杨戬这才步步高升,不但成为封疆大吏,而且后来还位列三公。而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杨戬还是宋徽宗赵佶与李师师的“介绍人”。
话说那是在方腊宋江都被剿灭之后,宋徽宗志得意满,就想来个微服私访“观市廛景致”,但是却苦于没有由头,杨戬给他出了个高招:“摆动銮舆出警入跸很不自在,还不如您扮成个秀才儒生,老奴扮成个随从,咱们就能想去哪去哪了。”于是宋徽宗就在高俅杨戬带领下来到了金环巷(就是现在经常挂粉灯管的地方),只见那里“帘儿底笑语喧呼,门儿里箫韶盈耳;一个粉颈酥胸,一个桃腮杏脸。”把个假道学宋徽宗赵佶乐得抓耳挠腮哈喇子淌到脚面上,一下子就被“眼横秋水之波,眉拂春山之黛;腰如弱柳,体似凝脂”的李师师迷住了。于是赵佶与李师师幽会,都是杨戬负责安排——高俅多了一件人如其名的东西,信不得。
杨戬虽然没有那个能力,但是却把李师师看得死死的,并且似乎真的长了三只眼,要不咋能看出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被绿了?正是杨戬侦破了“贾奕与李师师私通案”,弄得贾奕差点被妒火中烧的宋徽宗斩首。贾奕是个有名的词人,尤其是《南乡子》写得好,其中有一句“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说的就是宋徽宗在李师师那里“消费”,走的时候拿一捆薄纱付费——看来宋徽宗做买卖还是很公道的,比后来的监察御史们坚决不付钱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