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儒释道三教就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在很多地方民间甚至出现了佛道不分的情况。虽然民间不分家佛道并存的寺院却非常少见,在成都温江有一座南岳明心寺。在佛教寺院中供奉南岳大帝,吸引着很多香客前去参拜。
南岳明心寺位于四川成都温江区万春镇,又名南岳庙或者明星寺。据介绍寺院始建于唐朝,到清朝乾隆二十一年,湖南南岳僧人于梦中见到南岳大帝并受托到四川温江来建立南岳庙。当时香火旺盛、信众如潮,那时整个温江及周边地区,五谷丰收,灾害不起。不幸在1942年的战乱中南岳庙被毁。1993年,宗教政策落实,德高望重的济尘老和尚(著名移秽金刚法大成就者)发心将寺院恢复并亲临现场选址。
我们今天见到的南岳明心寺是近年来重建的建筑,但寺院平时也还算幽静可以逛逛。说起四川地区的佛道信仰,与其他地方相比显得还很和谐。四川的佛寺有很多都供奉二郎真君称为川主菩萨,用道家护法王灵官镇山门,很多寺院还供有玉皇大帝。道观不仅供奉观音称慈航真人还供文殊普贤等佛教菩萨。很多主供道教神的玉皇庙东岳殿奎星阁一类也是僧人住持,而从佛寺改为道观的地方也很多例如:眉山报恩寺道观,遂宁龙池观(龙池院),安岳真果观(三堆寺),乐至宝林寺道观……
这样佛道相混的现象还要从湖广填四川讲起,由于四川历经了张献忠之乱后人口太少,地方上无法维护祀典祠庙的开支。于是一些地方将宫庙转让给僧人或道士经营,如康熙年间成都府曾将武侯祠交与道士住持至解放前,安岳县将县内武庙交与僧人住持,县令还为之购买祀田,没几年住持僧又化缘建后殿观音堂还为之题写了碑文。这样的情况无疑加深了这种现象。
加上随着湖广向四川移民的风潮,很多僧人也被移到四川的信众请到四川主理他们供奉的家乡神明,温江南岳庙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同样的例子还很多湖南名僧南翁就曾受邀请住持四川安岳道林寺和重庆大足宝顶山两寺。同时期福建华侨为了在日本供奉妈祖还从福清找僧人去长崎港建庙后来还创立了日本黄檗宗。
现在寺院里还能见到很多香客,他们只论灵验不管为什么南岳大帝会身处佛寺,更不管是清初移民潮还是四川自古佛道融合的历史现象造就了南岳明心寺。寺院中还有座财神殿,供奉着赵公明等道教神明,显示这此处佛道融合之深。
当然这些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人们进入南岳明心寺礼佛也会礼拜南岳大帝纪念他,早已经没有佛道之分了。但愿这座奇特的寺院会被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