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乐器竟然在中国!
来自8000年前的河南!
它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笛子和阿拉伯竹笛的出现要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更是早了2000年!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这支来自8000多年前的笛子已经可以吹出如今音乐界中通用的国际标准音,其音准之高,令人叹服。
它就是被称为世界笛子鼻祖的——贾湖骨笛。
8000年前的乐器中国什么时候有的乐器?考古学家发现的贾湖遗址可以告诉你答案。
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距今距今7800~9000年。贾湖遗址发现40年来,先后经历了8次考古发掘,发现重要遗迹数以千计,出土文物5500余件。
到底是哨子还是笛子?骨笛被发现后,人们先是很好奇这些骨器如何使用。
首先发掘的不完整的骨笛被带到了一位音乐工作者面前,被音乐人认定,它根本不是什么乐器,不过是一只骨哨,可能是先人用于打猎用的。这样的鉴定结果实在让人扫兴。
如果是哨子,那为什么它的制作会比哨子复杂得多?如果是笛子的话,那横吹的孔在哪?如果是箫的话,那竖吹之嘴为何又找不到?这支出土本身不完整的骨笛增加了学者对其的认知难度。
鹤骨做成的竖笛考古学家仔细研究发现,这些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非常的精细。
贾湖骨笛的管身多用鹤类的翅膀骨制作,一般全长24-26厘米,管内中空无簧哨,上下两端管口皆为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三个按音孔。
用这悠扬的声音与天地沟通那么多鸟类,先人为何独独选择鹤骨做骨笛?
考古发现,距今8000多年以前,贾湖遗址是湿地地质面貌,十分适合鹤鸟在此栖息繁衍。那个时候,这个地区有大量鹤类禽鸟在此生存。
春去秋来,鹤鸟在每年固定的时节往返于南北间,先人将仙鹤春去秋来的现象与植物的春华秋实联系在一起,由此也催生了仙鹤崇拜和神鸟通天的观念。
骨笛取自仙鹤身上的骨头,发出和仙鹤一样高亢的声音,他们希望通过这悠扬的声音,拥有与天地沟通的能力。所以,骨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古人把仙鹤当信使,寄托着他们的祈求上天保护的朴素愿望。
世界上最早的乐器骨笛的发现,无疑改写了中国的音乐史,也给“在中国发现了世界上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这一史实盖了戳。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英国出版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载文介绍了这一发现。
是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 。
参考资料:
[1]国家宝藏|贾湖骨笛
—END—
— 今日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