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周瑞华
最近几年的东京马拉松比赛中,有一根香蕉的戏份特别 多。这根香蕉来自专门生产新鲜蔬菜水果的都乐,它 也是东京马拉松赛事的赞助商之一。 说起香蕉,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可以吃,不过从2014年开 始,都乐开始在东京马拉松比赛中拿香蕉做文章,让大家见识 到了香蕉的不同用法。
比如,在 2015年东京马拉松的时候,为两名参赛者制作了 可穿戴的香蕉,这个特制的香蕉不仅可以吃,为参赛者补充体 力,还能实时提供心率、呼吸等数据。
其实,早在 2014年的时候,都乐开始把大家在Facebook上 对参赛选手祝福、鼓励的话语打印在香蕉上,当选手达到终点的 时候,就为他送上带有朋友、家人乃至陌生人祝福的香蕉。
到2017年,都乐又升级了这个玩法,它在日本推出一种专利 “香蕉笔”——专门用来在香蕉皮上写字的笔,大家可以用笔 直接在香蕉皮上写下鼓励、打气的话,送给参赛者,一时之间, 香蕉笔成了抢手货,都乐又随着上了次头条。 在这个“产品即媒介”的时代,一根香蕉的价值,被都乐发 挥到了极致。
香蕉是来自朋友的祝福
作为东京马拉松赛的赞助商,都乐并不满足于给参赛者发 几根香蕉补充体力,或者在现场露Logo,所以 2014年的时候, 都乐开始打起了香蕉皮的主意。都乐邀请参赛者在Facebook 上参加一个“ Banana Trophy lottery”的比赛,最后的胜出 者,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将穿上一双带有RFID设备的鞋子,当他 们跑到终点的时候,鞋子就会触发一个信号,并在他们各自的 Facebook页面上发一条“刚刚结束 2014东京马拉松”的信息。 参赛者的亲朋好友们自然会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个信息并及时在 后面送上祝福,此时,都乐就在终点线自动把这些祝福的话实时 打印出来,印在香蕉上,送给这些参赛者。
当年,这个 Banana Trophy这个活动在网上分享了大约有 72万次,触达了2800万人,而且它带来了价值约110万美元的媒 介报道。在随后的一个月里,都乐香蕉的销量增加了115%。
当香蕉遇上可穿戴技术
2015年,都乐瞄上了炙手可热的可穿戴技术,把香蕉做成 一款可穿戴设备,运动员穿着它既可以测量身体的各项指标, 记录下各种运动数据,还能在跑完后吃了香蕉,补充一下能量。
一位都乐的发言人对外透露这款可穿戴香蕉是怎么做成的——先是把香蕉皮剥开,把里面的香蕉去掉,然后再装上一 盏LED灯和一个小一点的香蕉,最后把它重新合上。
这款可穿戴香蕉的香蕉皮就变成了一个显示器,上面会实 时显示出运动员的心率、跑步的速度等数据,并在比赛期间适 当的时候,建议参赛者把香蕉吃了。此外,香蕉上还会显示出来 自家人、朋友的支持和祝福等。当然,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有机 会佩戴这种可穿戴香蕉,都乐只为两名参赛者制作了这款特别 的设备,而且它也表示,这种可穿戴设备无法量产,但会考虑制 作一种可穿戴设备,方便把香蕉放在里面。
香蕉即媒介
2017年,都乐继续在香蕉皮上做文章,这回它推出了“香 蕉讯息项目”( Banana message project),庆祝自己第十次赞 助东京马拉松。
为了方便大家在香蕉皮上写字,都乐发明了一支专利笔 BananaPen,这种香蕉笔用透明的醋代替了墨水,利用香蕉皮 容易氧化的特点,在上面写上字后,在酸化原理的作用下,几分 钟之内,香蕉皮上写下的字、画的画会慢慢地显露出来。
这支笔在日本算得上是首创,仅在一些自动售卖机上能够 买到。现实情况是,每天都一售而光,很多人要经历多次空手而 归才能买到。在两个月内,都乐就出售了 2800套香蕉笔,超过同 一个售卖机2016年整年的销量。这个项目在今年1月推出的时 候,在日本社交媒体上很快就获得了大约11000次提及。
通过推出香蕉笔,让产品变成可以传递信息的媒介,都乐的 香蕉成为继可口可乐昵称瓶、乐事的猴脸包和味全的造句瓶之 后的又一个“产品即媒介”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