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先生对知行合一特别推崇,这个理念对今天社会的影响亦很大!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今众所周知,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年青的时候,人不断求知,以期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探索其中运行的奥秘。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起来了,这些经验本身又指导着新的实践,在成功与失败中磕磕碰碰地前行。
先知后行,有道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指导人们处理各项事务,调和种种关系,解决矛盾问题,实现全面发展。这样的“知”,已经是存在的,能给人以启示。如果人们遇到了没有见过的新事物,怎么办?不“知”能行否?会不会出差错、捅娄子?答案是不好说。
先行后知,亦有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在事上磨,就是这个道理。多经几个事,就会学到一堆子处理问题的办法!在处理事件中增长见识、锤炼能力、提高本领,人就是这样成长起来了。
人和人的能力素质也是天差万别。有的人处理事情,一出手药到病除;有的人一掺和,简单问题复杂化。尽管说实践出真知!但我们依然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锤炼。
因此,不得不承认,人和人是有区别的。“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成了用人者智慧体现的关键。用人也需知人,方可善任。这仿佛又回到了“先知后行”的循环,其实何尝不是“先行后知”呢?一个人肯定是先用过,才对其有了深入了解。
所以,这世上的事,我们不能教条!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不必去较真儿,知行合一,行知合一,在知中行,在行中知。最终达到理论来自实践,实践指导理论,循环往复,不断提升!一言以蔽之,凡事还得干起来,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