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追求“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能把这三点做到极致的,就是圣人。几千年来,这样的人屈指可数。而最近五百年,仅一人而已,他就是“心学”的开创者——王阳明。
王阳明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精神导师。明清以来,万千文人大家都是他的粉丝,徐阶、张居正、曾国藩、蒋介石、稻盛和夫都一直推崇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影响之广泛,对明朝中期以后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思想理念直接影响到东亚各国,尤其对日本的近代历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学习王阳明思想的人仍日益增加。
在此基础上,团结出版社推出《文白对照王阳明全集》,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套文白对照版《王阳明全集》,是值得收藏的珍贵文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01
王阳明为何能被称为中国历史上
最没有争议三不朽的千古“完人”?
《左传》曾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也是我们今天成功人生的三标准。
纵观古今能人异士无数,能做到“三不朽”的人寥寥无几,即使像孔子、诸葛亮、张居正这样的人物都无法三者并具。
立德上——王阳明授课育人满天下;立功上——王阳明多次平定叛乱,几乎没有败绩;立言上——王阳明和程朱理学分庭抗礼,成为儒学又一宗。王阳明被称为“完人”,完全得益于其自身领悟的心学大智慧。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有太多优秀者,优秀着优秀着就逐渐走向平庸。
王阳明用自身的经历和智慧,汇聚成了“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该如何超越自己的聪明优秀,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阳明学不仅是治心之学,更是治神之学,是医治灵魂的学问。
02
学习阳明心学,等于
跟随一位伟大的圣哲学习经营人生
阳明心学是一种治心之学,教我们做人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从自我的身心修养做起。
“知行合一”,一般人对它的理解是:学到的知识要与人生实践相结合,要学以致用。这种理解暗含着一个前提:“知道”与“做到”是两回事,光“知道”不行,还得与个人的实践相结合,真正能“做到”,这样才行。
在王阳明看来,凡是那些嘴上知道实际上做不到的人,他们“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王阳明指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有些人,说起来也知道要孝敬父母,但实际上对父母不好,在王阳明看来,这种人实际上是不知孝的。只有他真正地去孝敬父母了,才能说他是知孝。当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当他真正的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了,他才会去真正的行孝。他的这个认识就是他行孝的开始。他孝敬父母的行为只是他的认识的结果。这样看来,“知道”和“做到”其实是一件事的首尾两端。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阳明心学问世近500年来,之所以越来越焕发出它的光彩,就是因为他提倡从“心”出发,让人实现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他提出了著名的“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正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我们要达到王阳明所说的这种人生境界,必须认真研读王阳明的著作,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王阳明去世以后,他的著作被门人整理编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一共三十八卷,接近百万字。
《王阳明全集》问世以后,受到无数学人的一致赞誉。
明末清初大儒,同为余姚人的黄宗羲说:“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清代文坛领袖,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则评价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清代中兴名臣,被梁启超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则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梁启超评价他说:“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又说:“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03
现代人读王阳明,这一本书就够了!
《文白对照王阳明全集》——心学经典
明嘉靖三年(1524),王阳明与弟子共度中秋,王阳明写下了著名的《月夜二首》,其中“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两句为全诗之点睛,也充分展示了王阳明“圣狂合一”的胸襟和志向。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这首诗里,王阳明还说“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为往圣继绝学”的远大志向。他甚至羞于将自己和朱熹、郑康成相比较。其内心的这种自信,正是来自于他对圣学的证悟。近五百年的实践证明,王阳明的“心学”的影响,的确已经超过了郑康成和朱熹的影响力。
读者要学习和研究阳明心学,不可不读其全集。
如要研究王阳明思想,可以在通读全集的基础上,重点研读《传习录》(语录一至三)和《大学问》《〈大学〉古本序》《重修山阴县学记》《应天府重修儒学记》《五经臆说序》《〈五经臆说〉十三条》等文章。 如要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可以查阅《年谱》《年谱附录》《世德记》《世德记附录》,以及朋友、弟子及后人写的传、行状、祭文和《征宸濠反间遗事》《辩忠谗以定国是疏》等。 如想欣赏王阳明文学作品,可以阅读《象祠记》《瘗旅文》《尊经阁记》等经典散文,以及《泛海》《寻春》《九华山赋》《中秋》《月夜二首》《复过钓台》等著名诗赋。
要学习王阳明做人做事方法,可以研读他写的奏疏、公移、书信等,从《陈言边务疏》以及南赣剿匪、江西平叛、广西戡乱的系列奏疏、公移,如《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江西捷音疏》《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等可以学习王阳明军事谋略;从王阳明给父母、长辈、诸弟、子侄、朋友、门生的书信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待家人、朋友、学生的真挚感情;从《告谕庐陵父老子弟》《告谕新民》《告谕浰头巢贼》等公文中,可以体会到他对黎民百姓的至诚恻怛。
总之,开卷有益,《王阳明全集》像一个思想宝库,只要进来就可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由于《王阳明全集》为文言文,对一般读者来说,尚有一定难度,很多读者买了之后,往往觉得生硬难啃。常有不少读者感叹云:
读阳明先生的书,却是需要良好的文言文基础的,即便是略有些文言文基础的窝,想要读懂,也不太容易,我觉得想要更好的理解,应该有参考的白话文就好了!
甚至很多读者慕名买了一整套的《王阳明全集》之后,发现自己根本看不懂。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出版了这套《文白对照王阳明全集》。将三十八卷本的王阳明全集所有文章都翻译成了白话,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出版,一面文言,一面白话,这对于真正想学“阳明心学”的读者来说,无疑减少了大量的阅读障碍,是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这部书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文白对照版《王阳明全集》,也是历史上首次将《王阳明全集》全部翻译成白话文,是多位学者长达数年努力的成果。
04
配套导读著作《读懂王阳明》
二十年心学研究者让你走进心学之门
学习阳明心学,初学之人,如果无人引导,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因此,出版《文白对照王阳明全集》的同时,出版方还同时出版了一部全面介绍阳明心学的导读性著作《读懂王阳明——阳明心学入门》。该书作者陈垂培先生在工作之余,多年学习阳明心学,并将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心路历程整理成文,集结成书。该书对阳明先生的主要经历和思想内涵都作了全面的介绍,读完这部书,就会对阳明的思想有了一个概览,再来读《全集》就容易得心应手,易有所获了。
“阳明心学”的最大特色,是教我们要从心地上去用功,把我们的良知良能显发出来。“良知”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之所以得不到显发,是因为被我们心中的贪欲、妄念等等所障蔽。正如阳明先生所言,“圣贤之学,心学也。”圣人之心和常人之心相去不远,不过就是去妄存真而已。
真学圣人,不一定要从文字入手,从心地上直接去做就可以了。但是,对芸芸众生来说,真正能够从心地直入之人不多,连孔老夫子也说自己是学而知之,因此读古圣人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读阳明先生的著作,其对门人的教诲,当看作先生对我们的耳提面命,字字认真领会过,付诸实践,方能够得着真用处。如果只是将书买来,徒为架上观美,则不得丝毫用处,弃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