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为原创,欢迎您的转发。如在公共平台转发,请注明来源公众号。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
HI,大家好,我是一名设计师。大道至简,知行合一,是我在做设计的时候接触的一个理念,今天拿出和大家聊聊。
知行合一,是出自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的王守仁,别号阳明,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这句话中是隐藏了其余的一些话的,完整的应该是这样的: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是的,隐藏了后句,整句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认识事情的道理比较容易,而去做或者去实行这件事比较困难。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是一回事。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实较难;明白认知事物的规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理解其统一,便首先理解其不统一,不统一便会产生行动与认知失调。“所谓的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举个例子,我知道吸烟不好,我希望戒烟,但行为上我不由自主地抽上一根。反思的我与本能的我不统一,便产生了矛盾。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复杂的事情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长期坚持,自然功成。简单的说,就是养成了习惯,不需要用意识、毅力去坚持做。——关于坚持,为什么有些能坚持下去,而有些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期在抽时间写写。
道,你知道吗?
是不是嘴边曾有一句话“道理很简单,我都知道”。你确定你知道这个道理吗?你确定你理解这个道理的意思吗?你确定知道“道理”它有前提和范围吗?
是不是,你知道的是大脑在骗你知道、懂得。所谓“隔行如隔山”,每一行当,都有他需要建立的基础知识架构,需要有理论知识的支撑,有运行的原理,需要实践、需要试错才能得来的经验……这些也可为“道”。在你不了解的范围,没有亲身体验的范围,不要轻易的去下定义、定标签,因为眼睛会欺骗你,大脑也会欺骗你,因为你还有你不知道的。
……至此您已经阅读了全文的1/2
谈回设计,你理解过设计含有的含义吗?在经济活动中,他属于商业行为,需要经营的;在人文活动中,他属于精神的创新,精神的传承。而且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细分,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历史,如建筑史,及建筑史细分出的室内、家具设计史。历史总是似曾相似,了解历史,也是学习设计的一个道,如果你不了解,就不要欺骗自己知道了。
你怎么不知道我想要的
客户不是设计行业人,加上感觉不是实物并且因而而异,确实很难用特定的词汇去表达出来,更没办法用专业的术语表达出他想要的,能说出来的一般都是具象的物体。譬如,上次我去哪哪哪,看到的哪个我很喜欢。但是,我们活在文化之下,特点的色彩有特定的语言,特定的物体有特定的寓意,这些是你可以去学习的。物与物之间的结合,他能表现出特定的精神,这些是你可以去学习。你也可以反问他不喜欢的,喜欢的东西他说不上,但不喜欢的东西他能说一堆。就如你女朋友/男朋友问你,“你喜欢我什么”,你可能哑口,但你却可以很快的说出他/她不喜欢的东西。在一定范围内,去除不喜欢的,剩下的就是不厌恶的了。
设计还有很多知识,可谓永远都有的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个性及擅长的方面,在你擅长的领域深造下去,会事半功倍。譬如你适合全面的分析数据,哪你就见多识广,接触更多行业,分析数据。或者你适合出作品的,哪你就具备工匠的精神,研发、改造、创新。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
懂得道理,离能做到,豪不夸张的说,中间差着好多好多条街。这里需要你不断的练习,不断的重复,过程一点也不轻松。你需要有目标,然后有可行性的计划,期间还要不断的根据情况进行修改。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是一回事,不要把他们分开了。
今天写到这,喜欢夜深写文章,因为不知道困,哈哈哈。如果喜欢,可以留下评论或者转发,我才有机会继续写下去。
这些小文章,是我平时记录下来的,是自己的生活和思考的记录,非常的自我与主观,不是什么大道理,有时间,就把他们整理成一篇小文章,没有华丽的修辞。
更多内容请关注,定期更新
微信公众号请搜索:shejiyuha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