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6日,由商务部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会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驻华代表桑爱玲(Amakobe Sande)发表以下观点:
各位阁下,商务部的各位领导还有会议的主办方、各位同仁、各位嘉宾、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很荣幸能够参与此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从最开始就加入了这一论坛,我们也很开心今天有机会能够在论坛上面去发言,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这个分论坛是如此的重要,如此意义非凡。
因为大家可能并不一定能看出来,这一论坛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关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坚持不懈地深入世界上最艰苦地区开展工作,帮助每一名儿童生存并茁壮成长。供应链是我们基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供应链,我们提供了高品质必需品以及高品质的服务,其中就包括了医疗卫生机构为幼儿提供的麻疹疫苗,还包括了在战争当中为被迫逃离家园的家庭提供帐篷。
这项工作规模庞大。在202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采购了价值74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为162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提供帮助。我们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援助物资供应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道主义仓储中心。
为了持续提供服务及开展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供应链应具有敏捷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韧性。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供应链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可及时应对供应链断裂等问题,并且迅速有效地恢复运行。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能够迅速的恢复,2019新冠疫情向我们展示了供应链韧性不足的后果。随着疫情席卷全球,几乎所有地区连最基本的商品和服务供应都被迫中断了。
然而,全球供应链并未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恢复正常运转。我们看到战争、冲突和极端天气事件仍持续扰乱全球供应链。在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愈加凸显。
正如前面几位嘉宾已经有介绍的,为了使供应链更具韧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强了与供应商、运输商以及各国政府的合作,从而提升预测、规划及部署所在国家国内物流的能力。
例如,在总体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上升及其他干扰因素叠加的背景下,我们携手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一套“供应链成熟度模型”工具。各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可运用该工具来衡量本国供应链绩效,这一工具已在39个国家得到使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通过促进供应商多元化,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寻找更多采购渠道,以提升供应链韧性。
在开展上述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中国一直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疫情期间,中国供应商迅速响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各国,特别是非洲国家提出的医疗用品和设备需求。这在帮助我们满足无法获取市场资源的国家的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能够很好的让我们帮助发达国家。
2022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八大供应商来源国。我们向147家中国供应商采购了价值2.26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在2021年和疫情有关时间,我们在中国的采购达到了13亿美元之高,但来自中国的实际投入价值远不止于此:从冰箱压缩机到药品关键成分,许多基本投入都源自中国的工厂、企业和机构。中国工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高品质物资带来的绝对价值远远超过我们直接购买的产品。
持续与中国供应商开展合作,对于我们而言至关重要,有利于维护供应链韧性,进而造福儿童。
此外,我们认为应进一步深化伙伴关系,特别是在加强非洲本地生产方面。疫情表明,基于本土的解决方案对于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也同样重要。在危机时刻,迅速保障基础物资供应至关重要,也就是应加强当地物资采购。我们认为,中国可在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帮助非洲建立起更大规模的高品质物资供应中心。中国在科技创新、工业生产和关键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弥合疫情期间暴露出的供需缺口。
尊敬各位阁下,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同仁:
维护全球供应链韧性符合所有人的福祉。供应链保持韧性可降低供应中断风险,从而保护儿童、家庭及社区,并在紧急情况下实现迅速响应。简而言之,保持供应链韧性攸关生命。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期待与各位同仁,尤其是我们在华的合作伙伴携手,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以帮助每一名儿童,不论他们是何身份及身处何地,都得以生存并茁壮成长,充分实现自身潜能。
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商务部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