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高一(19)班 贠冠旭
典雅端庄的青瓷,是在重重烈火的淬炼下制得;金丝锦绣的绸缎,是在精益求精的专注中织成;隽永不朽的文字,是在昼夜交错的推敲中落笔。文明如大河滔滔,奔腾千年,承托着它的是一颗颗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坚忍不拔的匠心,而人生价值也在精进臻善中孕育而生。
在微,臻于至善。感精益之内核,立人生之信标。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谁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冯净涛的潜心雕琢,揭历史画卷之面纱;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们精心修复,揭古历史精神之凝聚。匠心从不在高处,它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了细节,平凡的岗位也可造就不凡人才;若敷衍了事,高端的岗位也只能留下残垣断木。指纹虽被磨平,布满茧子的双手却积淀了匠人们的工艺淬炼、心智磨炼和人生历练,让技艺达到极致的巅峰。只有一丝不苟,不弃微末,才能善始善终。由此可见,我们更应做到精益求精,做到“事无巨细,事事躬亲”,方可踏千重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专,心无旁骛。凝精诚之本心,悟人生之价值。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平凡的抹墙工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成名,是日复一日的沉心静念、专注研究,硬生生为他磨出了一条前路;钟扬踏重峦,登雪峰,矢志不渝,一心只为探寻种子样本,如“生命禁区”里绽放的格桑花;袁隆平院士穿行于田间阡陌,任劳任怨,一心只为实现“禾下乘凉梦”。人生能有几甲子?皓首穷经为苍生。要实现人生价值,就是要有这般匠心,它就是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一生只做一件事。有了这颗专注的匠心,就有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决心,方可矢志不渝,步入成功之殿堂,绽放人生华彩。
在恒,久久为功。聚不舍之伟力,扬人生之航帆。
日升月落,匠心无移。樊锦诗从芊芊少女到银发老人,数十载如一日,发掘敦煌奥秘;高凤林在火箭研究上精雕细琢,不顾焊件表面几百度的高温灼烧的双手,咬牙坚持,终助科技之腾飞;徐立平在纷飞的刀尖下,突破精密机器之极限,造就火药的绝响顾明琪倾半生之力守护古老的缫丝技艺和丝茧“纠缠”了50多年,终在65岁的时候成为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通宵达曙,持之以恒,心力无怠,这是对专业的尊重,是对事业的永恒不变热爱,更是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
“心心在一艺,则艺必工;心心在一业,则业必举。”是啊,而我们更应该响应时代的呼唤,在创新的激情中,在文化的传承里,淬匠心之火,精进臻善,不负青春;聚匠心之本,砥砺前进,人生致远。
点评:
文章用用排比句式开篇,新颖独特,同时点扣材料,论点突出。论证从“专”“恒”“微”三点连缀成面,引经据典,论据充实。语言的典雅、凝练、流畅,文字简约却大气磅礴,感染力强,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
(指导老师 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