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家王阳明生前所创建的丰功伟绩足以让无数后人顶礼膜拜,他所创立的《心学》也是一部对后人及世界都有着极大影响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圣人之道其实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良知就是一个人的本心。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是非,其标准就是良知,而不是另外的一些事情。
“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句箴言,就最能代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了。
一个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遵从自己的本心,不昧良心,不丢良知,知行合一,方为人道。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难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大家总是大道理知道的很多很多,可为之付诸的行动却始终不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易行难”。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懂得的道理再多,而没有展开行动,那也是一纸空谈。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做了也不代表就做好了。一个英语试卷上能考100分的学霸,其口语也可能不及格,因为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的标准。
我们每一个人在年少轻狂的年纪,都曾有过伟大的理想抱负与对未来的发展蓝图。但活到后来才发现,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也只不过是完成了最普通的生活。
造成失意者与成功者之间会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天赋、环境和机遇,而是一直在努力、并始终都在坚持着的行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们内心里真正最想要的是什么?当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切疑问,都需要自我拷问自己的本心(良知),由它来告诉自己最真实的答案。
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这颗心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违背了自己的本心。往后余生,抛弃幻想,展开行动。必须拿出足够的努力去付诸行动,争取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