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良知四合院”陷入“精神传销”的“伪国学”争议。据媒体报道,有受训女员工曝出,该机构在学习会场公开宣扬“女性应该完全服从男性”等女德思想,侮辱了自己多年接受的教育。但也有企业负责人称,该机构传播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正能量。”这就呈现出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实状态,那到底孰是孰非呢?“致良知四合院”到底是邪是善呢?
答案从媒体披露出来的细节中或许能窥探一二。据媒体报道,“致良知四合院”有一则案例称,女人要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更好地照顾家中男性,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另一个案例则提到,若男方出轨,女方首先要思考自身原因,如对家庭、丈夫没有照顾周全,没尽到妻子的责任,要想想是不是自己没做好,导致家庭破裂。甚至还在相关直播里直言,离婚是有基因遗传的。也曾公开表示,独立自主的女性阴气过多,会影响家庭和谐。
照着“致良知四合院”的逻辑,女性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更像是家庭以及男性的附庸,也可以称之为“工具”。所谓的责任和义务就是照顾丈夫和家庭,家庭破裂后要多问责自己而不是去理性客观反思,甚至还直接将独立自主的女性置于家庭和谐的对立面。试问,女性的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就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从中我们看不到对女性的基本认同和尊重,更多的是一种盲目苛责和过度矮化。丧失的是现代的女性价值观,更别谈什么“男女平等”了,呈现出的是对“男尊女卑”思想的一种顺从或者说屈服。其就差直接说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这十六字“女德”四项基本原则,如果这还不是糟粕女德,那什么是呢?这样的逻辑和观点,如果能称之为“正能量”,简直就是对这三个字的现实揶揄。
所谓“致良知”,是明代王阳明提出来的心学主旨,“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其追求的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这个“致良知四合院”,打着学习王阳明“致良知”的旗号,却行着宣扬糟粕女德观这样与现代社会逻辑现实不相符甚至严重脱节的思想观点,这哪里是“致良知”,明明是“无良知”,也挑战者社会的公序良俗。
更甚的是,这样的变异版“致良知”,还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蔓延。据悉,“致良知四合院”在暑假举办的青少年学习会,主要内容包括三小时工作坊的学习及现场实践、圣贤文化、“心-道-德-事”四部曲及“明心”“净心”两大功夫的学习及实践。这样的学习内容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一个宣扬糟粕女德的机构,所谓的传统文化培训又有多少含金量呢?是真的在让孩子受传统文化熏陶,还是演变成一种“精神传销”或“精神控制”?恐怕都有待商榷。
不否认,传统道德文化应该得到重视甚至是重建,这契合时代发展的实际脉络,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基本要义,不能背离现代文明,寻求的是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正向共鸣。
就现实而言,可怕的不是这种宣扬糟粕女德机构的存在,而是这种机构明明在宣扬糟粕传统文化,可身处其中的“拥趸们”却不自知,让“道德失范”越走越远。这也说明,囊括优质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文明塑造,任重道远。(据红网 作者:默城)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