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翻到网上一篇篇夸赞自律的文章。
有人也举了单位一个例子,一位奇葩又优秀的大佬人物。
大佬的故事研究院一位年轻英俊的大佬,性别男,公认的百年一遇的奇葩。
不吃辣,不吃甜食,不吃重油重盐,不吃一切零食
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奶茶,只喝纯净水
早饭万年不变,200ml纯牛奶 一个水煮鸡蛋 一个苹果。
午饭在单位食堂吃,雷打不动,一份绿叶蔬菜 一份白肉 一碗白米饭 一碗汤。
晚饭或者在单位食堂重复午饭,或者家里吃杂粮粥 绿叶蔬菜。
鞋子永远一尘不染像新买的,个人办公室一尘不染像样板间
办公室物品除了文件书籍就是一盆绿植,支架永远光滑整齐。
牙齿永远洁白发亮,脸上没有一颗痘痘或者痣。
衣服裤子只有三个颜色:黑白灰
某天白大褂里竟然出现了一件蓝色衬衫,于是乎成了单位当天的八卦谈论焦点。
只有两个包,一个牛皮单肩挎包每天上班用,一个纯黑色双肩包出差用
每天洗一次澡
每周换一次床上用品
每月修剪一次头发
每季度大扫除一次公寓
这位大佬,一面是同事眼里的怪咖,一面又是单位里的优秀男士。
这样的人,有闪闪发光的魅力,但是,同事们却觉得他的行为很奇葩。
就这样,两种奇怪的特质,诞生在这个人身上。
大佬这样的言行,是自律。
但是,又比自律更深远,成了大佬的生活方式,深入到认知层面。
这位大佬,是知行合一的一个典范。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金字塔顶闪光的明珠。有一种理解,知行合一是头脑的知和身体的行,变成一体,少了内耗。想什么,就怎么做。言行举止有范儿,生活有条理,这种人在生活里会发光。
刚好,可以用多巴胺心学的角度解释一下。
多巴胺我们每天的几乎所有行为都和多巴胺有关。
早上,张三从床上醒来,他觉得肚子饿了,想吃两个煎鸡蛋,这个念头和多巴胺同时出现,让他有动力从床上爬起来,跑进厨房,做好早餐。
当他在床上刚有吃早餐想法的时候,他也会愉悦。
如果他吃完早餐,饱腹感也会让他觉得很开心。
如果,他刚从床上爬起来,就发现张妈妈已经煎好了鸡蛋,还准备了他喜欢的牛奶,他心里会更加惊喜。
如果他心里念念着煎鸡蛋,跑到厨房,却发现没有鸡蛋了,瞬间,失望的情绪包裹了全身。
这些场景里,多巴胺都扮演了一个导演的角色。
几乎所有有动机的事,吃饭,穿衣,工作,赚钱,旅游,都是由多巴胺驱动的。
人能活着,就是多巴胺的功劳。如果缺少了多巴胺,就会生病。
如果张三失恋了,沉浸在伤心之中,巴胺水平猛降,他连饭都不想吃的时候,就成了问题。
如果张三老了,身体严重缺乏多巴胺,可能会患上老年痴呆症。
多巴胺生成的两个回路多巴胺有两个生成的回路,一个是欲望回路,一个是控制回路。
欲望回路,关注眼前的吃饱穿暖,大多关联到人体的基本生存条件。
而控制回路,连接了人大脑中最高级的理性认知区,关注长远的收益。这个区域是人类特有的,一直到20岁左右才能长成。比如,一个180斤的女士想减肥,就需要制定计划,安排时间,每天改变饮食习惯,做运动锻炼,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才能成功。
欲望多巴胺是来自于本能,着眼于眼前,抑制多巴胺则是高级认知,关注长远。
两个多巴胺回路,都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
一个健康的多巴胺系统,需要欲望回路和控制回路,一同工作。
人的一生,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多巴胺系统。
案例中的大佬,大佬也要吃饭穿衣,每日也有吃得饱吃得好穿的暖穿的整齐,多巴胺欲望回路在发生作用。
大佬为了健康,不吃辣,不吃甜食,不吃重油重盐的食物,不吃一切零食,拒绝一切不健康的食物,养成好习惯,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强大的抑制回路发生作用。
大佬不快乐吗?大佬很快乐。
但是,大佬和常人不同。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每天吃的不同花样,穿更漂亮的衣服,花三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香奈儿包包,让这类欲望多巴胺主导生活。
而大佬从长期的健康,好习惯,甚至工作、事业的长期受益中得到多巴胺满足。
不是说普通人追求欲望多巴胺不好,相比来说,这个大佬给出了一个健康多巴胺系统的榜样。
所以,他成了同事眼里的奇葩,也是同事眼里的优秀大佬。
认知给大佬带来多巴胺满足的,是大佬的认知,认知的实体是大脑里的神经元系统。
和一条电话线,直接传送信号不同,这个神经元系统,是一个亿万个细胞连接起来的神经网络。
就好像一个人从上海走到北京,没有地图,有很多条弯弯绕绕的路,每个路口都有岔路,你选哪一条?
工作,生活中关于理性认知的部分就像这样建立一个路线。条条大路通北京,更多条路绕了远路。
知行合一,就是最短的那条路径。
为了找到最近的一条路,有两点需要远离。
一是内耗。让人不舒服的大都会消耗人的精力。比如,张三想上台演讲,但是太在乎观众的反应,沉浸在焦虑情绪里,就好像神经元连接一直在绕圈,而没有找到出口。
二是干扰。有时候干扰来自于大众认知,大众认知是一些认知碎片的集合,并不是一个系统,对于大众认知,需要重新思考。有时候干扰来自于已有认知,人体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不愿承认自己是错的,不愿让自己受到伤害,所以面对新鲜事物,就会走老路,甚至排斥。比如,大佬的同事们,把大佬看做奇葩。有时候干扰来自于外界扰乱,比如大佬每天一日三餐简单固定,但是,同事说您是奇葩,大佬该不该听?
这就是认知的不同,您说,这样的大佬,会没有女人喜欢吗?工作上会混得差吗?会没有钱花吗?
当大多数人忙于活着,大佬想的是如何活得更好,或者说,大佬的不同,就在于他一开始就有这种认知。
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肯定是自律的。
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肯定有对世界的高效能认知。
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肯定有一个健康的多巴胺系统。
有这样一个笑话,张三年轻的时候吃不饱饭,对他来说,喝一杯星巴克咖啡就是他的梦想。他想,等以后有钱了,他要每天买两杯星巴克,一杯自己喝,一杯倒掉。
在他心里,这就是成功人士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