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感悟:
大学的道理,在擦亮人本身的德行,在亲近民众,在到了至善的时候停止。
“明明德”,我们内心深处都有要求,小孩子也都有同理心,看到父母流泪也会安慰,都希望被表扬而不是被批评,连坏人都不希望被说成坏人。而后期的教育、环境、看的书、见的人却让我们变得复杂起来。而擦亮我们内心的镜子,恢复我们的良知良能,镜子的价值并不是为了装饰或炫耀的,而是要照清楚自己。要看自己是不是心口如一,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
“亲民”,这个有解读亲民,有解读新民,亲民是亲近,新民是革新,我觉得都有其价值,要先亲才能新。现在很多领导高高在上,根本不理解基层情况,哪一两个偶然案例就大作文章,这就是不亲民。亲民才能掌握第一首情况,才能去真正理解常识,而不是凭激情或者上级压迫做事。而最终是要新民,去教化民众,让民众有自主意识,有锐取精神,但这又是自己明明德和亲民的基础上,不要炫耀自己多牛逼,而是自己真的在帮大家,这早晚都看的到。
“止于至善”,什么是至善呢?一点坏事不做,一点违心的事不想,心底无私天地宽,我心光明。如果天天贪恋好吃的,天天想怎么赚别人钱,这都是欲望过多,而更多的应该是你能做什么,你能帮到什么。追求自己名声也是私心,终究会被声名所累,按良知做事,而不是自己利益,存天理,灭人欲,多一份天理则少一份人欲。多想想自己那些没做好的,多想想自己该做的是不是没做,心都是在走向至善的路上。都做到了,也就到家了,可以安心呆着了。但这只是理想,我们要永远走位去至善的路上,至诚无息。一次泄气要很久才能弥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