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奥利奥的创意文化
“从这张奥利奥的广告图中,你们能看出什么吗?”
2020年10月17日,宽敞明亮的教室。
丁丁老师作文课从奥利奥的一张广告海报导入。
看到奥利奥的瞬间,我这个90后作文老师,嘴巴都不由自主地张了张。要是作文课给我们发饼干吃该多好啊。想必,孩子们的想法比我更强烈。
一个又一个踊跃的回答来了——
7块奥利奥等于1杯牛奶?
一杯牛奶可以泡7块奥利奥。
吃奥利奥要先泡牛奶。
课堂上的丁丁老师像一道光,总是带着笑,不管哪个角度拍。
丁丁老师
大家再观察一下,一杯白色的牛奶,高高的,7个奥利奥,矮矮的小小的,想到什么动画人物?
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
学生
一位黄色衣服的小男孩率先说出答案。
课堂上其他小朋友恍然大悟。
丁丁老师带头给学生鼓掌,教室里响起有节奏的掌声。
那是他和孩子特有的节奏和互动,每一季上课之前,都会告诉孩子们该如何鼓掌,如何给别人信心,如何让自己找回自信。
奥利奥是一款很有创意的饼干,而创意又是作文的关键词之一。
2012年,奥利奥诞生100周年,做了一系列创意海报,用奥利奥饼干组合,回顾了这一百年来比较有意义的历史事件。1912年是奥利奥诞生之年,也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舞台剧首次登上百老汇。
除了广告有创意,奥利奥的吃法也非常有创意。
全世界的好吃客没有停止创意的脚步,目前已经有1000多种创意制作和吃的方法。比如下面这种“奥利奥圣诞糖霜棒棒糖”的方法。
对照制作过程的照片,丁丁老师让孩子来说说每步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想把哪一步作为重点,怎么详细说说。
我感觉到,简单的几个问题好像已经点了一下这节课的重点——
过程:写清事情的重要步骤
不过,丁丁老师的课堂上,课程题目往往是最后出现的。他要让孩子们在玩过一系列游戏之后,再猛然发现老师给我们讲的是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来写作文。
平时多次问起丁丁老师为什么这么安排?他笑着回答——
学作文是体验为主,是生活的一种还原。方法都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如果一开始讲方法,那孩子就省去了探索的过程,五感就打不开,课程也会很无聊。一旦课上得无聊,那在孩子们心目中面目有些“可憎”的作文就更难写了。
这几年跟着丁丁老师体验课堂,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
了解奥利奥的一些“创意吃法”后,丁丁老师顺势问学生?
丁丁老师
大家在生活中有过不一样的吃法吗?
从别人的创意迁移到自己身上。
我曾经把奥利奥的白色奶油抹到羊肉串上烤着吃过,甜辣甜辣的。
我把奥利奥巧克力饼干打成粉末,加入水,放在冰箱里冰冻,做成冰棒。
我就是正常吃的,如果让我想,我想把它放在火锅里吃吃看。
“火锅奥利奥??”同学们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一番热烈的讨论后,作文课进入更有趣的游戏环节。
2
画出你心中“奥利奥”创意制作和吃法
有了前面一番引导,学生纷纷画出了自己经历过或想象的奥利奥“创意吃法”。
作文课变身绘画课。哪个孩子不喜欢画画呢?这比写字有趣多了。
不过,画吃法的时候,有两个很重要的要求:一是步骤画成多幅图,二是要取个名字。
画出多个步骤,这不就是写事作文的经过吗?怎么把经过的条理理顺,写起作文来就轻松多了。
创意一旦打开,孩子们的灵感就像被点亮了一样。
▼惊喜蜘蛛▼
▼蛋糕奥利奥▼
▼海滩奥利奥▼
▼奥利奥冰棍▼
3
说一说“创意吃法”的过程
这个环节,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创作的步骤图,说出自己怎么制作怎么吃的过程?说的时候有两个要求:
①使用连词。
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
②把步骤里每一步的心情说清楚。
作文的雏形在这个环节已经呈现了出来。孩子们就喜欢画,喜欢说,只是不喜欢写作文。可是一次次打开孩子的思维,有大量的互动,相信写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一旦孩子不再厌恶写作文,后续的进步就会很明显。
孩子们在说自己制作过程的时候,丁丁老师又化身助演,把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表演出来,让孩子们更好理解到底怎么制作的。
不得不说,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变成了幽默又有爱的人。
一开始学生上台描述过程时,还忍不住用“第一步……第二步……”,丁丁老师及时纠正,让学生尝试着用连词“首先……接着……”。
从3个连词,到4个连词,5个连词,连词的运用越来越多,过程表达也更加清晰。
接下来,丁丁老师又会及时让台上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停一下,问问台下孩子们,你们觉得哪个过程最想知道,然后一个个小问题的引导,让台上学生把重点步骤说清楚,加入细节。
看到老师和同学脸上的笑容,这个课堂氛围真是让人开心。
我的几次抓拍照片,你应该能感受到课堂的气氛是怎么回事。丁丁老师走到哪,孩子们的目光就到了哪。他总是在课堂里移动,让坐在不同区域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课堂的魅力。
接下来,孩子们更是兴奋,老师让每一位同学洗完手后,给他们发了一块奥利奥饼干,让他们用上第一节课所学的五感观察法观察。
关键是,丁丁老师把这个观察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眼睛鼻子手,第二步才是嘴巴。
面对诱惑,孩子们居然没有一个人偷偷先吃,而是认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在品尝环节中,丁丁老师又让孩子先慢吃,再快吃,感受不同的动作和味道。
竖着闻的时候不仅有浓郁的巧克力味道,还有香甜的桃子味;横着闻,就只闻得到巧克力味。
奥利奥夹心是淡黄色,闻起来有一股桃子的香味。
它摸起来好粗糙,像一个风烛残年老人的手掌。
它的边缘像齿轮一样。
……
4
思维导图工具让“想法”更直观
孩子们充分体验后蹦出的词汇量真实又生动。一堂课下来,看了,说了,摸了,吃了,画了。这些精彩的内容如同一粒粒珍珠,如何将它们串成一篇作文?
丁丁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思维导图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过程变:就是制作奥利奥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清晰,3-4年级可以掌握两个技法:
→心情变:随着过程变化,心情也在不断变化。
学生的思维导图:
有了前面45分钟的观察、体验、互动、讨论、练习,孩子们文思泉涌,下笔如神。
作文需要完成两个内容
一是创意制作,二是品尝。创意制作完成的是过程步骤,如何抓住重点。品尝这里需要加入想象,因为有些孩子的创意制作过程是生活中没有做过的,那就要想象,并对比平时正常吃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丁丁老师才板书课程名字——过程。
当堂25分钟,孩子们完成了一篇不错的作文。
整堂课下来,教室里弥漫着奥利奥桃子夹心的香甜,师生在欢声笑语的互动中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和汲取,这样的作文课,让人羡慕。
听完这节课,作为一名90后老师,真心羡慕现在00后、10后这样上作文课。
毕竟,在我这个90后的记忆中,小学作文课的常规流程往往是这样:
老师:“同学们,今天写第x单元作文。”
学生翻开摘抄本,看有没有好句子可以用在开头……
翻开范文,看有没有好故事可以借鉴……
结尾,拔高总结一下。
两节课就过去了……
到了下一周,老师就会把作文发下来,让优秀的学生上台朗读作文,分析讲解这篇作文好在哪里,让大家欣赏。
而办公室的80后对作文课的记忆是这样的——
“我小时候感觉就没上过作文课,印象中学校只有语文课,就是学习字词句,分析课文这种,没有作文课。依稀记得小学五六年级时,学校老师介绍过一个课外的培训班,在里面短暂集训过一段时间。”
每一季听丁丁老师的作文课,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他总在不断调整。
他不会按照上一季的课程原貌呈现,而是优化了不少内容,并结合孩子的现状。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一次课都要想着怎么更好地触摸到作文。
他心目中的排序是这样的:
不讨厌上→愿意上→感受到欢乐→上完后能写→能学到方法→方法用起来很顺手。
也就是说,他是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怎么喜欢上作文课,到最后学起来上手快,又有效。
我感觉他现在一直优化的阶段是:方法怎么用起来更顺手,所以每次课都会用思维导图来引导,秋季课程效果也很明显。
不过,我猜不出他下一步又会怎么继续优化,让作文课变得更实用。因为,他一直在学习。
精选两名同学的课堂作文,方便大家欣赏。
奥利奥面具
————————
纪语沫
钟家村寄宿小学三年级
-参与丁丁老师作文课程-
20年秋季初级作文班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盒奥利奥,我兴奋地打开了袋子,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
奥利奥是由两片黑色的饼干中间一层纯白色奶油组成的。
饼干的正中间有个英文字母,旁边,还有各种各样的条纹。
“啊!真香啊!”我拿起奥利奥,鼻子凑过去闻了闻,闻到了一股香香的,水蜜桃的味道,沁人心脾。
我终于忍不住了,赶紧把奥利奥拿到嘴边,吃了起来,我觉得甜丝丝的,就像在吃水蜜桃一样。
一开始,我是“细嚼慢咽”的吃,到了后来,我就变成了“快吃”,我的牙齿都快吃黑了。
吃着吃着,我忽然想到了一个最新的吃法,名字叫“奥利奥面具”。
首先,“扭一扭”,也就是把奥利奥的两片饼干扭开,我生怕把奥利奥给弄碎了。
接着,把两片饼干各钻一个眼睛形状的洞,钻洞时,我一直在心里想着:别把饼干弄坏了,千万别把饼干弄坏了!
然后,做一个面具,我做的是一个粉色兔子的形状的,生怕把颜色涂错了。下一步,把奥利奥贴到面具上,我贴的很小心,害怕贴错了位置。
最后,戴上面具,就大功告成了!
我得意地拿着面具给妈妈看,说道:“妈妈,你看,这是我做的‘奥利奥面具’怎么样?还蛮好看吧?”妈妈夸奖了我一番,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冰汉堡奥利奥
————————
潘佑奇
光谷外国语学校四年级
-参与丁丁老师作文课程-
2019年春暑秋绘本作文班
2020年秋季初级作文班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道“菜”——冰汉堡奥利奥。
它摸上去滑滑的,有一股淡淡的水果香味,全身棕色,就像一根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冰棒一样,还冒着白色的冷气。如果你去咬上一口,一层层夹心就会顺着表面的巧克力脆皮,在你的嘴里跑来跑去。那口感,简直像到了天堂。
它的制作过程也很简单。首先,要将五种口味的奥利奥掰成两半,我选择了柠檬 、奶油、原味、白桃、香草。再用锋利的小刀切下他们各自的夹心。切的时候仿佛听到它们在说:“救命啊,不要把我的精华切走啊!”
切下夹心后,就把它们像面团一样捏成一个圆形的球,再用小刀把我们切成一个圆柱体。
这里,我做的很小心。双手扶着“面团”,右手拿着小刀,双腿打开,眼睛凑近,一刀一刀地把它切成圆柱体。
最后,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把一块饼干放在最底下,把“水果圆柱”放在饼干上面,涂上一层厚厚的巧克力酱,再把一块饼干放在巧克力圆柱体上面。这时,我不小心把巧克力蹭到了手上。
“这可不能浪费!”我心想。于是,伸出舌头手上的巧克力舔了个精光,还自言自语道:“嗯——味道真不错!”我把夹心奥利奥中间打了一个孔,再串上一根叉子,放进冰箱冷冻半个小时。
等待的时间真是漫长,我想:它会是什么样子呢?好吃吗?
我围着冰箱转来转去,时不时看着自己的手表,怎么才过去2分钟呢!
终于,半小时到了,我激动地把它从冰箱里拿出来,涂上一层糖霜,这时候的它,像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闻上去有水果的香味,摸上去很光滑,尝一口,脆皮巧克力裹着水果奶油的香甜滑进口中,太美味了。
这次制作很成功,下次我还要做。
丁丁老师:师范专业毕业。小学作文研究专家、楚才作文专家评委、作家、资深媒体人,提倡让学生写出“会呼吸的作文”。著有《思维导图作文——看得见的写作》《思维导图阅读——能模仿的写作》《作文真经:教你写出会呼吸的作文》《丁丁老师创意作文课——教你写出有个性的作文》《丁丁老师创意作文课——教你写出会思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