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在众多的学生之中,会存在着这样一类学生群体,就是“贫困生”,家庭条件非常一般,为了帮助这类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他们会得到相应的补助,那就是“助学金”。
相信哪个学生也不愿意做贫困生,都想出生在好的家庭条件下,但这并不是学生自己可以决定的,学生只能欣然接受,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很多学生为了摆脱现状,便会努力读书。
因为他们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让自己变得有出息,其实学生能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值得表扬,但是有些贫困生在上大学后,虚荣心会变的很强。
众所周知,在大学期间,也会有助学金的存在,不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有些大学生便会忘记初心,很多普通学生表示,上了大学才知道,有种同学叫“隐形贫困生”。
上了大学才知道,有种同学叫“隐形贫困生”或许很多人会表示不理解,贫困生就是贫困生,为什么会称之为“隐形贫困生”,那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这类贫困生拿着助学金,但在平时却看不出他贫穷。
小林在上大学之后,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同寝室的同学,平时吃好的,穿贵的,一双鞋都要好几千块,刚开始小林还以为这位同学的家庭条件以定差不了,起码要比自己强很多。
但是在大学辅导员公布谁是“贫困生”,发放助学金的时候,却是让小林惊呆了,自己那个同寝室的同学居然也在其中,才知道原来有种同学叫“隐形贫困生”,也是让人感到很疑惑。
“助学金”是发放给真正的贫困生的,是解决他们上学的难题的,对于这种吃好的穿贵的得学生,怎么能算是贫困生,更不应该得到助学金,这样对普通学生属实有点不公平。
或许对于这种现象会在大学中出现,而且这类学生也不是不贫困,他们的确有困难,这就是所谓的“隐形贫困生”,之所以会出现,也是有原因的,有过来人为此分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就是不想让别人看不起,贫困生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家的贫穷,这类学生会觉得,如果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一定会让别人看不起,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学生才会如此。
第二,就是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大学与其他阶段的学习不同,学生已经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会产生虚荣心,也会产生攀比心理,想着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便会开始比吃比穿。
这就是“隐形贫困生”存在的原因,对此,有的人表示理解,觉得毕竟学生的年龄大了,有了自尊心,有这种情况属于正常,也有人觉得助学金也并不应该给到这样的学生。
“隐形贫困生”并不应该拿到助学金,应该给到更需要的学生同样是贫困生,或许有人会觉得,给谁都一样,并不应该忽略了隐形贫困生的存在,但他们的做法真的对吗,在笔者看来简直就是糊涂的一种做法,隐形贫困生也并不应该拿到助学金。
“助学金”是用来解决学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的,如果学生平时都不省吃俭用,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还有什么资格说是贫困生,即便家庭条件在差,也不应该享有助学金。
因此,笔者觉的助学金,应该给到更需要的学生,给到那些知道省吃俭用的学生,可以很好利用助学金的学生,这样助学金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发挥,起到了真正的作用。
什么样的学生才资格领助学金?大学辅导员有必要知道第一种,就是家里真的特别贫穷,也真的有在省吃俭用的学生,从省吃俭用的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样的学生还是很懂事的,给到这样的贫困生,才是合情合理。
第二种,就是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都是很励志了,既懂事又追求上进,他们会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助学金给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会懂的珍惜,能够很好的利用
最后想说:
贫困生并不可耻,也并没有低人一等,大学生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意识,要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份,有些时候,其实并不是其他同学在嘲笑你,而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怪。
希望大学生不要做隐形贫困生,对于来之不易的助学金,要懂得珍惜,学会合理利用。
今日话题:在你上大学的时候,有“隐形贫困生”的存在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