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试想一下,每个学院每个系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每人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们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强制应用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产生效果
2016-01-12
中国大学,怎么那么盛产`活化石'!
2016-01-12
如果一个人把政策评分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这个政策的牺牲品。
2016-01-12
大学四年留给你的是你的人生,在你毕业之时,那一串苍白的分数其实就已经作废了。
2016-01-12
所谓有效率的学习,应当是以最高的效率获取知识,服务这两个目
2016-01-12
我手上一本1300页的数学手册,上面记录了人类文明从远古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主要数学成果。而我校高等数学教材(上下册)所涵盖的内容,不超过其中的130页。一个真正有志于建造科学大厦的人,是不应抱着一块儿砖头精雕细琢的。
2016-01-12
据说每天在新、东上中下院和图书馆都有几千人在自习。学生趴在山一样高的习题集边上苦苦奋斗,绝对是我校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亮丽的风景线。挖空心思研究解题技巧的学生们,与同样挖空心思研究出题技巧的老师们,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在二者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中,我只看到纸张、电力,以及粮食不断被浪费,却看不到中华之崛起
2016-03-07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每天迫于生活压力,毫无主见地忙碌着,可称得上人生一大悲哀。
2016-01-12
平庸的生活方式是麻醉药。他只会束缚你,让你没有作为,甚至没有出息地度过大学的四年。
2016-01-12
我们之所以不认同换金银保值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知道,拥有这笔财富不应意味着坐吃山空,它们应当蕴含更大的力量,带来更广阔的机遇,在我们的操纵中产生出更为丰盛的回报!
2016-01-12
对于生计无虞的同学们,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为了蝇头小利在最底层的劳动中苦苦挣扎,而是应当积极地利用这份时间来提高我们的身价,为今后出卖高价值劳动创造机会。
2016-01-12
所谓的牛人和大多数庸人的主要差别,一方面在于有没有时间可以利用;再一方面,就是时间的利用率。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紧迫感,以保证时间不被虚度。
2016-01-12
当我们迫于学校的教学计划,被迫选一些看上去比较没用的课程时,总会听到一些充满善意的劝慰:这些知识多学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没准哪天就能用得到呢!"这种话乍听起来仿佛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谎言。
注: 用到的时候再学,比这个效率高多了。
2016-01-12
成功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成功方式,但是失败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完全相同的失败方法
2016-01-12
海的那边,一样很残酷
2016-01-12
你经过深思熟虑后投身的专业,必须要能让你获得最大程度的智力满足。
2016-01-12
新进入研究领域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自己归纳知识结构
2016-01-12
一个简单的技巧是多关注国内的影印版书籍
2016-01-12
我们在研究起步阶段,应该仔细阅读该领域的权威教科书。一般来讲,知识会随着时间而沉淀,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变得精炼而富有结构性。一本好的教科书则可以很好地总结记录这样的结构。较新的教科书可以涵盖上个世纪末到本个世纪初的绝大部分科学成果,对当今的研究热点一般也会有较好的介绍。负责任的教科书还会提供翔实的参考文献,并推荐进一步的参考读物
2016-01-12
哪怕你交大的高数考了100分,充其量证明了你具有很好的应考能力。但是你用应用数学解决科学问题的本领到底有了多少提高呢?不要寄希望于通过上课、做作业就能掌握应用的能力。相比来说,更加直接而且高效的方法是早日进入研究领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锻炼。
2016-01-12
太多的目光汇聚在那万里挑一的成功经验上,而失败的人甚至连发言权都没有
注: 马云说过,他们的团队喜欢研究别人的失败
2016-01-12
在某门人文/管理类课程演讲中,你可以说:根据xxx在2005年的论文,xxx现象是由于背后xxx的原因导致的。如果能讲
40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第三章
出这样的话,老师绝对会对你有极佳的印象!因为大部分同学的同学都是资料的堆积,根本看不出哪些是借鉴的,哪些是自己的思想。
2016-01-12
如果你可以使用LATEX之类的专业排版软件进行论文撰写,并配以翔实的饼图、柱
41第三章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状图、面积图……并堆砌大量(没意义的)数据,那么我可以保证你这篇论文至少是90分起评。
2016-01-12
在合适的位置引用上课老师的论文作为参考,会有巨大的印象分加分
2016-01-12
第一,要引用正规出版物的文献,最差来说,比如万方数据库,或者是外文期刊。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格式引用。对于引用格式你可以参见任意一篇正规出版的论文。而且,最好在引用文献之后,加上你自己的评论。不用多,只要一两句就会让人觉得你看过这篇论文,并且对该作者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这会让你看上去非常专业。
2016-01-12
3.3突击备考
新书或者根本没买过书;没听过讲,或者没上过课,没独立写做过作业甚至没交过作业,但是离考试只有三天时间,这样的情况,对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大部分课程的考试,并不意味着绝望。只要你有心,三天造十万支箭都没有问题,更何况考试?
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在大学四年内,我没有一个光鲜的GPA。虽然我可以很骄傲地说,这四年,我把本该上课的时间用来做了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但是面对考试能拿到一个过得去的分数也是我的底线。我相信,并不是每个交大的学生都会很乐意的接受挂科、甚至退学这样的经历。
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够像我一样幸运地找到一些比上课正确一百倍的事情去做。而我们在这一节里分享的,更多是拿到70分而不是90分的经验。如果你在阅读本书《立志篇》之后,你的目标仍然是得到全A。或者说,你找不到比上课更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你们应该去自习室,而不是在这里听我扯淡。
突击备考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我们把时间用来做了更重要的事情。
从学习知识而言,上课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对突击复习考试而言,所
2016-01-12
谓的慢工出细活"也是奢侈的。如果你认为这门课不重要,请不要在两个星期以前开始复习,因为两个星期足够让你忘掉其中一大半的知识。通常,有效的复习是在3天之内开始的,因人略有差异。我不否认个人之间的IQ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如此之小,以至于甚至不能成为左右考试成绩的主导因素。充其量,有些同学可以以笨鸟先飞的名义,把一门课程需要的复习时间从3天延长到5天,不会更多。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针对大多数靠突击有可能能拿高分的课程。某些课程(诸如高等数学),显然是排除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外的。一般一门课如果在历史上曾经挂了学院1=3以上的同学,那么对于该课程就需要提高警惕,慎重起见,甚至不要突击复习。
3.3.1注意复习范围
通常老师在复习课上都会把考点和考试范围告诉大家。对考点的正确解读可以让你事半功倍。比如,有一些脸皮比较薄的老师在划考点的时候,不喜欢明目张胆地说这章不考",而是会换一种更加委婉的说法,比如这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性的,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进一步拓展"。我相信大部分同学对于这样的话都能有正确的理解。至于考点的准确性,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心中有任何疑问。虽然的确存在过老师说不考的地方真的考了,但是那种事情出现几率非常低,每学年近二十科考试,能出一次就不错。而且真的没复习到所带来的影响也不是决定性的。所以我们在考前最后一节课上,一定要毫无保留地相信老师、相信考点,并且,还要相信不同老师考点的交集。
3.3.2三天冲刺
3天之内,你需要准备的:
²课本(没错,就是这门课的教材)
²上课PPT,如果你的老师的PPT只是把教材原样照搬的话²一位懂得这门课程的朋友
²平时作业列表
²全书考点(或者不考的点)的列表
首先,请懂得这门课程的朋友吃饭,让他用半小时的时间,用通俗语言,按章节给你介绍这门课是做什么的,每一部分的考点是什么。吃饭结束之后,和他约考试前一天下一次见面的时间。然后翻开教材,看目录,将不需要考的内容划掉。回忆那位朋友的话,想象每一章的标题所代表的
43第三章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内容。以3倍速的速度将书翻一遍,无论看懂不看懂,进一步领会朋友所说的话,如果是理工类课程,争取每章自己总结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论。找出平时作业列表,当然了,通常来说你肯定是一道题目也不会做。这很正常,你不必为此感到紧张或绝望,不上课直接做作业本这本身就是让人绝望的。你需要做的是,把作业和答案放在一起,开始扫荡,用半天的时间保证你知道答案的那些数是怎么算出来的。注意:你没有时间一道一道题目去做,把你高中老师告诉你的要扎扎实实的说法抛到脑后吧,扎扎实实你应该好好上课去。
如果顺利搞明白了作业,你现在大约可以考40分了。你会遇到一些情况,比如作业题目你看不懂,你不知道答案上面那些鬼东西是在说什么。勾上相关的章节。将刚刚勾过的章节逐一以两倍速浏览,注意看公式和黑体字。你会发现你小学套公式,中学套公式,到了大学,还是在套公式。接下来你只需要把你不会的题代到相关章节的相关公式下,做好字母和中文的对应翻译工作。
现在你不会的题目应该很少了。这会儿开始看PPT。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看PPT,当然,更不要一边看PPT一边看Comic。知识是书上来的,PPT是演讲稿,不要因为懒不去翻书。
有些关键点,看课本看不懂,就去看PPT(因为教课书在关键点上总喜欢使用脑残体),看PPT看不懂(部分PPT写的和书一样脑残,而且还有错),就去看课本;再不行还有Google。如果在非常关键的知识点遇到了无论如何都不明白的情况,那就赶紧抄起电话,找到你的那个朋友求助。
在考试之前前一天之内,把所有的公式或者解题步骤都写在一张纸上,用剩下除睡觉之外的时间去熟悉这张纸,根据例题的形式在脑中按照这个套路演练。但是不要试图拿着这张纸作弊||风险太大回报太低不合算;把上面的内容抄到桌子上也不可取||在考试时,你根本不会有机会去把桌面当图书馆查来查去,这样做只会让你心虚,一边惦记这个事儿一边浪费大量时间。考试的时候,尽量不要抄周围同学的,因为你周围的人复习的不一定比你好。
如果你前面工作做的足够好,那你一定要有信心。题目要么你都会做,要么大家都不会做。关于选择题,请尽量用你的大脑,不要胡猜。要记住这是你和出题人IQ的比拼,而不是rp的比拼。
3.3.3考试结束后
一哭二闹三上吊是下下策,只有当其他的手段都无效时,再考虑这样的办法。对于某些老师,你唯一的选择就是考到80 。对于另外一些比较好说话的老师,你可以跟他们谈谈你对课程的理解,以及对这门学科的看法。在谈话中,最佳的切入点是学术。你要尽可能地讨论学术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去强调你要出国,你要保研。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私人借口来要求一个好的成绩,但是这些借口并不一定都能成为让老师帮你一把的理由。
44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第三章
另外,很多时候,即使你的成绩单上已经是Fail,也并不是没有办法的。但请注意不要违反法律,不要出卖自己的尊严。
3.3.4复习箴言
1.请保证这三天时间80%以上的利用率,睡觉也要尽量克制些。
2.不要打游戏,也不要访问Comic,如果考试跟电脑无关,尽量少开电脑。
3.多参加专业群内的讨论,狠狠鄙视那些不愿意跟大伙分享心得的家伙。
4.你可以总结出对这门课程的几个独创理论,比如你对某一章节的独特理解,分享这些经验,这会帮助很多人。
5.如果你有考点搞不太清楚,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试图让自己真的搞懂"。只要你能把解题步骤记牢,保证大部分习题都算对就是胜利。6.有一些课程没有习题,或者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代表性,那你必须需要去购买一本习题集,或者看别人的上课笔记
7.做题一定要找有答案的,你没有时间去自己确定你做的每一个答案是否正确。
8.如果可能,把那些不是作业题的里面的一些有趣的内容也看一下。9.不要不去考试,无论如何,应该尝试一下。而且很有可能补考卷子和考试卷子就是同一张。
10.考试结束后,无论感觉好坏,别忘了请辅导你的那个朋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