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9月,各大高校陆续开学,新生们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憧憬的校园。
大学四年怎么过?各有各的说法,多听有益——
北京大学
1933年,当时在学界较有影响的《东方杂志》,曾向全国读者征集如下问题的答案:“你梦想中未来的中国是怎样的?”当时有很多人写下了自己的愿景,如今,很多人的想法已经实现。
今天,在你们的开学典礼上,我们仍然要向大家提出这个问题——“你梦想中未来的中国是怎样的?”所有答案都必须靠你们自己的行动去书写。
by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
清华大学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每一个人都浸润在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每一个人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经历者、参与者和创造者。生命因融入浩荡历史而永不凋谢,个人因投身伟大事业而被永远铭记。
by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同学们,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只是想对你们说,如果我们今天放弃了努力和责任,那人类的前途一定是暗淡无光的。我们能做的事情可能很小、很少,但如果我们一路上能把这些小小的温暖积累起来,也许有一天我们能积累成一个太阳,不仅给自己光热,还给世界以温暖。
by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西湖大学
未来的几年里,希望你们抓紧每一个时刻,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释放你们的潜能;不要知足常乐,不要安于平庸;做,就尽力做到极致,这才是西湖大学的学术品格和精神气度。你的努力将不仅帮助你获得一个值得一辈子珍藏的学位,更将引领你探索回肠荡气的人生。
by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上海交通大学
“上大学,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来到交大,上课,考试,毕业都不是我们的目的,他们仅仅是一个形式。在我看来,大学四年你们要完成两件事情——第一,“长大成人”;第二,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事业。
衡量一个人是否长大靠的不是年龄而是内心。过去,来自家长、学校的要求充斥着你们的生活。没有独立地为自己活过,没有独自经历、克服过困难,都不算真正长大成人。接下来的四年,顺利,很好;不顺,更好。
当你焦虑踌躇,当你大声痛哭,请记住:这是“我的风雨”,这是我长大成人的机会,我一定要挺过去。
专业并不表示未来会从事什么具体的事情。那就请大家利用大学四年,找到喜欢做的事情,积极探索每一个可能性。
by 上海交通大学教师代表、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维克
武汉大学
能在武大学习,都是有福之人,大学四年,我们要拒绝开黑吃鸡,拒绝负债累累的花费青年,将奋斗的青春献给学校和祖国。
by 武汉大学学生代表、法学院学生徐彰
中央戏剧学院
我们会用一生去探求人性之美。我们深知,前路绝非坦途,未来终有期许!今日理想之火,必将一路引领着我们奋勇向前。不做肤浅之人,不做无信之人、不做无德之人!
by 中央戏剧学院学生代表蒋依依
进入大学,
在心底里许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今天的你,
信守承诺了吗?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文汇网 深圳新闻网 长江日报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责编:tamako审发:百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