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不一样了,刚入大学的学生得到了久违的放松,还有大学不是管得太严,到上课时间才去上课,没有课就在宿舍睡觉,很多大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市区自我的。意志力和行为习惯不是很坚定的同学可能会颓废在大学,包括我身边的同学也是这样。我的一个舍友,没有上课的时候一直躺在床上玩王者荣耀,有时候过了饭点都没有起床。很多同学上课都是在低头玩手机,老师是不会管的,考试当然也是求过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第二大原因是身边的环境,很多同学其实一开始还能保持高中的习惯,然后到大学后容易从众,早上起来看见舍友没有起,心里想着多睡会,然后就形成了不良习惯了,在教室玩手机也是同样,所以中国青年报痛大学生也无可厚非了。
其实在大学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学校举办的活动,能力强的可以去外面参加一些商业活动增长见识。最好呢是去学习一些兴趣爱好,比如摄影、溜冰、健身等等。反正就是不要做个游戏宅就行了,大学真的可以成就一个人,但是要有勇气,有时候去参加创业大赛也不错。
那些拼过了高考却输了大学的学生,大多是一些对纯粹的知识和学问缺乏浓厚的内在兴趣、对宇宙自然缺乏强烈的好奇之心、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对生活疏于感知与领悟、对学习缺乏内驱力和主动性、为了跨过高考门槛差不多已拼尽了全部或大部分精气神的学生。
这些学生,因为高中有父母期待、老师监督、高考压力、现实逼迫,所以拼命却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全部人生目标仅仅就是考上大学。一旦目标达到,外在的严格约束和驱动停止,前进的动力自然消失殆尽。
而到了大学仍然努力学习的孩子,通常是一些聪明颖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擅于学习、喜欢思考、志存高远的孩子。他们天性热情积极、渴求知识、追求智慧,有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学习的热情和后劲。他们不会江郎才尽,不会半途而废、虎头蛇尾,而是一如既往,慎终如始。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他们,到老,都保持着探究的热情、学习的兴趣。
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人生大考,甚至是人生的转折点,是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唯一选择,人生的梦想全部赌在了高考上,全身心地投入,集万千努力于一身,勤学苦练,就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也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增光添彩,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在乡里乡亲面前,也捍卫了家族的荣誉,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十年寒窗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此时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陌生的环境学习和生活,心中有很多的不适应,再加上自己考上大学,完成了任务,各种复杂的心情混杂其中,在大学上课也没有在中学上课那么专注了,自己不用功的同时,又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综合考量,懈怠消极的情绪充满了整个身体。大学没有中学刻苦努力,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一落千丈,最后落了个高开低走的下场。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拼过了高考,却死在了大学。这种现象很普遍,同时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建议 ,在一定情况下,去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干预,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